用零碎的闲余时间读一本艰涩难懂的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首先,我必须承认我的阅读时长和阅读量都远远没有达到“全民阅读”所推荐的标准。我上一次静下心来读一本艰涩难懂的书,应该是在去年这个时候。当时住的地方没有互联网,我就用一本《进化心理学》来打发无聊的宅光阴。说实话,因为各种琐事,我最终也没有将这本专业著作读完整,不过我还是从中了解了不少,开始逐渐理解社会性的迷惘泛滥是由于人类的进化速度完全赶不上社会的发展速度,而当下的社会,更适合懂得恰当的克制以及反应适当迟钝的人生活。

在一段很长的阅读空白期之后,我终于可以让自己再读一本艰涩难懂的书——“A Book about Noise”,中文译名为《噪音书》。

在具体讲《噪音书》的阅读体验之前,我还要罗嗦几句关于我读这些艰涩难懂的冷门书籍的原因。我并不是为了所谓的提升境界拓宽视野来准备可以在人前夸夸其谈的谈资,事实上我几乎从来不与别人讨论阅读的话题。那么为什么我不选择一些轻松通俗的小说或者是随笔呢?主要是因为本人的阅读速度属于比较快的,一般的十万字的通俗浅显的小说大概两三天就看完了。因此,如果选择通俗读物的话,就势必需要很大的数量来填补我这个普通青年的大量零散闲余时间了,而这意味着我要为这些时间支付很高的经济成本。而选择能够强迫我放缓阅读速的艰涩难懂的书,则要经济实惠多了。一本书少则需两三周,多则两三个月,阅读期间时常要停下来理解思考,做做标注或是笔记,有些段落还需要反复咀嚼。这种阅读习惯能多么丰富内涵拔高层次倒是说不上,不过对锻炼逻辑思维和写作表达能力还是大有裨益的。

回到这本《噪音书》,之所以选择它,主要是因为它的广告宣传词里写着,读完它后,你会在这个嘈杂的声音世界中获得一方安宁的净土,我被这个神奇的功效迷住了。这本书的作者将噪音作为社会各个方面的晴雨表来研究,首先,从科学、社会、政治、历史等各个角度,定义“噪音”,既确认了噪音在科学层面上的客观存在,同时也解释了噪音的主观影响和它背后的社会政治问题。接着作者追溯了噪音的“历史”,与其这样说,不如说作者从噪音的演变揭示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尖锐地指出噪音是“由摆脱肉身的愿望和对弱者的蔑视而产生的问题”。在讨论噪音的解决方案时,作者更是指出“噪音的复杂性也反映出我们作为人类的复杂性”,因此要根治噪音,势必要从探讨人性的本质和解决当代社会不均衡的结构入手。

最后,借用《噪音书》里的一段话来表达噪音对我,也是对所有人的启示——“它(噪音)的主观方面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对差别化的恐惧以及我们需要被他人认可的心态。它的客观方面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作为物理存在的本质。说到底,我们最吵闹的发明都是为了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而这些限制恰是以人的身体为依托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10,842评论 3 13
  • 阅读时间:2015年12月01日 阅读心得: 这封家书里这句:”诸弟不好收拾洁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象 ...
    金黄的麦穗阅读 1,852评论 0 0
  • 2017年8月21日下午,表白失败。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就被她委婉的抹杀掉了。我喜欢她,喜欢很久了。我一直害怕...
    莫离杯风阅读 1,261评论 0 0
  • 春风如故, 翠色衔山山映水。 别时画丹青, 鹧鸪声声催。 我心入墓。 黄土依天天难老。 归乡画天晴, 泪雨泣无故。...
    零零臻阅读 2,860评论 0 1
  • (古风) 文/洛羽 日照玄龙涧,雾起若云烟。 霞光透密林,步入现真颜。 层峰似玉削,青潭亦墨云。 苍松盘岩上,随风...
    风洛天羽阅读 3,064评论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