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从电影的角度来说,主旨立意之大,意图以“选择”作为主线,将四个时空的故事打乱,错位交织中比对不同时代下共同面对“迷茫”时,对“理想与信仰”的“选择”;但某些故事稍显矫情刻意,主角MV般的特写着实令人出戏。演技方面,诸多真演员的加持,增色不少;主演方面,章子怡谈不上演技炸裂,中规中矩是为领头;陈楚生与王力宏本就不是演员,不谈演技;黄晓明嘛,待到放下帅气包袱的那一天,再谈演技吧。作为给清华百年校庆献礼的命题作文,完成度已是难得;加上那个信仰纯粹的年代在我心中是自带光芒的存在,热血闪耀的情怀任何时候都值得赞颂。
虽然“情怀”二字已被营销至烂,但有情怀的电影及其创作者仍值得推崇。
关于选择
电影开篇设问“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青春年少时,面对迷茫,面对世俗,面对选择;你是否有过被嘲讽的善良,被鄙弃的正直,被打击的坚持?
年岁增长之后,扪心自问,你是否还是一个纯粹的人?心中的信仰还存在么?善良正直的底线是否已悄然一改再改?过往一个又一个的选择,你是遗憾还是无悔?
今后的岁月里,你将如何度过,赋予怎样的意义?
人生是由无数的选择构成,望己能够当下无畏,过后不悔。
关于正义
同一片操场上,同时开设的表彰大会与批斗大会,为本片最佳。
举着正义的牌子,却落下罪恶的拳头;一场暴雨袭来,四散的人群,无人在意被“判决”对象的存亡去留;当年如是,今日亦然。隐匿于躁动的人群中,随风扬起的暴虐,露出人性的爪牙。
何处是正义的边界,又当如何审判所谓的罪恶?文过饰非之后,不应轻描淡写。
关于爱与善良
有识之士,心怀善良与悲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片后的彩蛋中,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那个时代中的精神财富;他们各自躬耕于自己的领域,无惧世俗的慌躁,专注于内心的坚持,令人敬仰。
很喜欢一个片段,大雨瓢泼,重锤铁皮房顶,任凭老教授一次次提高音量,学生也无法听到分毫,干脆提笔在黑板写下“静心听雨”四字,拂衫落座,师生同赏,文人的浪漫,可爱至极。
关于真实
电影里,时任清华校长的梅贻琦说: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那就是真实。
不由想起同为表达“真实与虚幻”的《妖猫传》,生瓜幻术中,只有一个瓜是真实;妖猫幻影中,爱是真实;极乐盛宴中,权力是真实。那么,如何分辨真实,如何选择真实,如何面对真实?
本片最令我动容的有两处,一处是吴岭澜在湖边闭目聆听湖边的小提琴合奏,解开了心中的困惑;另一处便是吴岭澜在云南的山洞外给学生上课时的一番话,将当年困扰他的问题及其答案,讲述与学生(以下文字查找自网络):“世界对你,无意义无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他响亮地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这是泰戈尔的诗。当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某日,我偶然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而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即梅贻琦、王国维、徐志摩),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我十分羡慕,而泰戈尔,正在讲“对自己的真实”有多么重要,那一刻,我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原来这些卓越的人物,也认为花时间思考这些,谈论这些,是重要的。今天,我把泰戈尔的诗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爱便是一场盛大的幻术,善良亦是,正义亦然。
但,只要有一丝“真”的光明,就值得我们奋不顾身地追寻。
善良理应被保护,作恶就该被惩罚,精神保持独立与自由。
心中有爱,眼底有光;立德立言,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