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天〉
不知道为什么,在写这篇文字之前我想到的就是苏轼的这首词: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早上醒来的时候,我也不敢耽搁,还好昨晚九点多就睡了,我一大早脑子非常清醒,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就赶紧洗脸刷牙,带上口罩,戴好帽子,骑着电车就出发了。
“广哥,你现在就走么?”智明说。
“嗯嗯,到点了!”我说。
冬天的沈丘清晨,六点半的时候,天还没亮,我打开电车的灯,在很大的雾气中穿行,一路上不敢停留就去一高了。
我到了报告厅,直奔最后一排。
“哎呦!今天我是最后一个来的么?”我瞅瞅最后一排的我们视频监考的老师们!
“嗯嗯,你说的太对了!”一个老师说。
……
整个上午一直在视频监考,也好也不好,好的是不用站着,可以坐着,不好的是,得一直盯着视频,不让扭头,说是头上的视频里,有县里的人在看着我们视频监考的情况!
我算是明白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
中午的时候下雨了,很大,我骑车回来的时候,正好那一阵子雨很大很大,我淋湿了一路。
我的电车开关又失灵了,一打开就往前走,控制不好就会摔倒,我也是极力控制!
到家后,小姑在做饭,我和小姑的五岁的外甥女聊天儿,人家小朋友真的不怕人,见过我几次,彼此也熟悉了,就是不知道她叫什么!
我吃过饭,也没敢停留,就骑车去了学校,这次我学精了,穿上了雨衣,到了学校,依旧是点名,上交手机,就去了博雅楼的电脑机房。
下午考试语文,从一点多,我就一直坐在电脑前面看视频监控,语文时间长,俩小时看得我困了,也不敢睡,就和我身边的许晓老师聊天,聊着聊着他就操心我的个人问题了,说是学校里哪个女老师好看给我说说,我也是顾左右而言他。
下午考试完了,快五点的时候,我就骑车回来了,天空不下雨了,但是雾气朦胧的,我趁着没下雨,就赶紧骑车回家,电车又不给力,我尽量控制了。
到家后,大姑,大姑父,小姑还没走,等他们走了,我就把上午没吃完的面条热热吃了,刷锅喂狗,又给电车充电,然后就是洗洗头,泡泡脚,坐床上了。
看了会儿书,到现在这个点儿了,也不想熬了,准备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