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误会:善良等于理所当然
在上周五下班前,杨姐找到小红,跟小红说要小红替她回来加班,因为自己这周末有事情抽不出时间回来加班。小红平时是不会拒绝人的,通常都想都不想就会很爽快地答应:“好的”,“可以啊”,“没关系”。但这次,小红有了明显要拒绝的意思,她问杨姐:能不能找别人帮忙,这周自己也有点事。
可是没想到杨姐竟然这样说:你是最卖力、最积极的一个,而且你周末的生活通常都很简单的,不像其他人那样又有家庭又要陪孩子,你对这个项目又比较熟悉,就替我回来加两天班吧,平时大家有什么事找你帮忙你都会很爽快地答应的,这次就不要拒绝我了,后面我会替你顶回来的。
还没等小红再说,杨姐已经转身离开了,很明显,这个加班的包袱就这样甩给小红,小红还想再找杨姐谈,但是杨姐已经下班了,给她发微信也没回。
小红就是被人把善良当做理所当然的人,生活很简单,社交也很简单,热心肠被当成了挡箭牌。
小红没办法,杨姐怎么说也算是她的上级,只能无奈地回来加班。
那次被加班之后,小红一直闷闷不乐,对谁都不怎么搭理,特别是对杨姐,开会不看杨姐,坐得也离杨姐更远,平时会提出工作意见的也变得沉默寡言。这一切,公司员工都看在眼里,杨姐也显得有点尴尬。
公司很多同事都被小红的反应吓到了,完全没想到一向乐于助人,活泼积极的小红会变成这样,相信很多同事都不再敢轻易叫小红帮忙。
大度一点,退一步海阔天空?
小红与杨姐的关系还是那么僵硬,这是公司另一个同事小高下班后刚好跟小红同路,就跟小红提起了这件事。小高说:小红,你和杨姐到底怎么了,不就替她加了两天班吗?至于把关系闹得这么僵吗?这种尴尬的关系影响你们的工作,何况杨姐还算是你的上级呢。你就大度一点,别跟她计较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好一句“退一步海阔天空”,好一句“不就替了两天班吗?”,好一句“大度一点”。在外人看来,小红这样反而不值得同情了,反而当做是做错事的那一个。
那些劝人大度的,通常没想到别人心里的苦
小红为什么反应那么大,没人去想过,只知道小红不应该这样生气,把关系闹僵。但是,如果是真心关心小红的,就不应该劝小红要大度,应该先想想小红受了什么样的委屈。
小红计划周末要回家的,自己已经很久没回家了,刚好周末是弟弟的生日,回家过周末可以好好陪家人开心一下,不用等到每年的中秋春节才能和家人在一起。但是因为杨姐的“甩包袱”式的求帮忙,小红回不去了,答应过弟弟,答应过爸妈要回去的,在前一晚失信了。
这种苦,心里的委屈,只有小红自己知道,可笑的是连生气都不被允许了。
生活中有很多热心肠的人,在你不开心的时候安慰你,开解你替你分析生气的利弊,叫你大度一点,看开一点。听起来很暖心,其实像小红那样的当事人听了,只会觉得心寒。“你知不知道我心里也有苦”这句话,我想是小红最想说的。
在劝人大度一点,最好先了解一下别人受了什么苦,有些苦口婆心的劝说、安慰,心苦的人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