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开始读邱志强老师的《学习论语》,开篇说的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讲的是在孔子的“学”中,“习”也是重要的内容,所以后人总将学习组合起来,包含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执行合一的丰富内涵。
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想到院长讲的3+8的案例,为什么孩子把会的题写错了?有多少家长都会说孩子粗心、马虎、不认真等。但是不管是粗心、马虎或不认真,这都是不可操作的。孩子怎么样才算是细心,怎么样才算是不马虎呢?
院长明确强调当孩子把会的题写错的时候,原因只有一个,是因为不熟练导致的。这个就叫做可操作性语言,想熟练就必须多练习。那么作为一个学生,能够学和习结合,能举一反三,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是不是多练才会有好的成绩?貌似一个普通的案例,原来也蕴含着大的智慧一一用可操作性语言来引导孩子学而时习之。
还有我们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常会有咱的伙伴儿说,我也学了多长多长时间了,但是为什么我还不会用。当我们回到论语中找答案时,问问自己有没有“学而时习之”?如果我们能做到一边学一边去练习,我们怎么会不会用?
人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就包含了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学而时习之的精神,如果能持续学习,真的是很了不起的!
“人不知而不愠”,让我联想到我们分享心理学生活化的时候,有时会被家长不理解,不被接纳,被有的人误解。我们首先要做到“不怨天,不尤人”。其次要做到“为学而乐”。不说让自己发奋忘食,乐以忘忧吧,最起码我们要做到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不管是院长还是文聪老师都强调,我们学习的起心动念很重要。我们是为了自己内在的成长,让我们自己心生愉悦,为学而乐,与人相处宽厚包容。如果说学习是为了改变别人,那么就应了一句话,“改变自己是成长,改变别人是战争”。
学习一定是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降低标准。这样我们才能越学越开心,越学越愉悦,内在能量满满。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我们要不断的学习长进,同时也要经常的自我反省。一个人每天这样检视自己,时常照照镜子,看清自己的状态,检查自己的行为,就算没有人监督,完全可以靠自己,做到慎独。
想想院长让我们每天写每日一省,我们就是在检视自己的行为,觉察自己,反省自己。在我们写每日一省的过程中,让自己更看清了自己的言行合适不合适?有没有用到科学的方法去陪伴孩子?有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有没有把自己的角色做好?这不就是在给孩子做榜样?给身边的人做榜样吗?
而最初写每日一省基本都有些被动,觉得是在完成院长布置的作业。但写的时间久了,就成了一种日常,就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可以做到“慎独”。
原来,每一个看似简单的事件,其实都蕴含了古人的大道智慧。跟着院长学习心理学生活化,其实也是在学习古圣先贤的大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