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笑薇读书”,每天带你一起学习和成长。
文丨笑薇·编辑丨阿朱
最近特别忙,上课、带领读、撰稿、运营平台、点评作业、阅读、拍视频剪视频....常常感觉分身乏术。
说好的周复盘,总是没有时间写,但是人要前进,就要时常反思与回顾,所以不管工作多忙,还是决定把复盘完成。
今天的这篇复盘是对过去两周的工作与生活总结,复盘不是完整文章,仅仅是对过去的一个回顾总结。
写作:
年中总结1篇;
书单1篇;
领读稿6篇;
讲书稿1篇;
书评约稿1篇(初稿);
短视频文案3篇;课程稿1节。
总输出3.5万字。
总结反思:
原以为写的文章不多,毕竟带班比较多杂事,这一统计才发现,整体的输出总量并不低。然而,过多精力却投入都在了熟悉的工作上,比如写领读稿、写短文案,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带来的价值并不是很高,也许这就是自己整天忙碌却又总觉得还不够高效的原因。
这个月新增了一名自荐助理,总共有了两个小帮手,但我自己却整天忙得团团转。前天反思了下,发现自己习惯自己亲力亲为,不懂得分配任务,有帮手但并不懂得用。
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利于把时间更多投入在对自己的成长,对学员有价值的事情上,比如继续开拓新的平台,争取更多优质渠道和资源,或者多读点好书,给学员提供新知,或者多花更多的时间去打磨课程。
而且,这也不利于助理的快速成长。她们之所以会自荐给我搭把手,不就是希望能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成长吗?可是由于我的疏忽,并没有给他们安排更有挑战性的工作,这就违背了她们的初心,我决定今后必须要做一些调整。毕竟,我的目标是建立自己的团队,现在就是培养优秀队员的最好的时期。
授课
每周三次课,学员反映强度过大,下期可能会适当调整 ,但内容上,干货还会更多。
多名学员建议开设点评班,这个其实完全在计划之外,但基于为学员提供切实的帮助这一初心,我后来发现很有必要。
知识付费最大的短板就是有课程,却缺乏深度的社群服务,缺乏反馈的练习,提升的过程不仅容易盲目,而且非常慢。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员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更细致的点评,真正手把手帮助他们去完成更多的挑战和上稿。
当然,这样的点评班无疑是耗时耗力的,但恰恰也是他们最需要的,一开始,我原本是犹豫的,毕竟付出和回报很可能会失衡,我自己的精力也有限,但后来转念一想也算是做一件好事,只要有这个需求人多,那我就考虑。
上课形式根据学员的需求尝试改变,从一开始的微信群上到千聊录播,再到千聊直播,一直在探索学习效果更好的上课模式;
引入小组负责制,引导小组长带动组员,每天写读书笔记、写作业。从中期的懈怠,到现在即便到了后期,学员的打卡率已经能达到70%,不得不说这是非常明显的进步。
更让我满意的一点是,班上涌现了越来越多积极主动的学员,先是组长主动分享学习的感悟和心得,带组员复习学过的课程,以及拆解过的范文。
再到后来,一些积极好学的组员也开始效仿组长主动分享所学,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潜水的学员逐渐被成功促活。
周五安排了一次学员分享,参加分享的5位学员都很给力, 既真诚,又有料,同学们反响很好。事实证明,学习积极主动的同学,一定是班上收获最大的。
总结反思:
这段时间虽然辛苦,但是看到私教班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好,我是由衷感到欣慰的,所以虽然累但是觉得自己忙得至少是有意义的,学员的学习也是有效果的。
这要特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学员啸啸,运营的统筹工作此次都是他设计、安排和带领的,如果没有他,就不会出现这么好的结果,即便到了后期,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每天都在上升。
这也是我领悟到了一个道理:专业的事一定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一个人的能力区间是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更是有限的,同一时间内无法做好所有的事情。
作为授课老师,我把更多的时间和心思用来打磨课程,批改作业,但同样,社群的运营和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不擅长,但不代表就可以忽视它,事实证明,有了专人来负责后,整个学习的氛围好了不少。
有趣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啸啸是一个非常尽职负责的人,就跟斌哥多夸了几句,没想到斌哥很感兴趣,因为他们公司也缺一个懂社群运营的人,就这样,后来我又把啸啸介绍给了斌哥。
可见,只要一个人认真靠谱,就能得到更多的机会。我们对工作的态度就是自己最好的名片。
自媒体
各平台更新文章总计21篇(含同一文章多平台上传发布);
短视频15条(含同一视频多平台上传发布);
知乎和小红书拿到了官方流量扶持;
视频号总计更新十条,收到了两次合作邀请。
反思总结:
尽管多平台运营耗费精力,上传文章和视频比较耗时,但自媒体的本质,就是通过多渠道分发提高收益和扩大影响力,虽然麻烦,但有必要,也值得。不过我也提醒一下:不要同时运营超过5个平台,而且一定要有一个主打平台。
7月份开始尝试拍摄短视频,意味着我终于从“古典写作者”开始向“新型自媒体人”转型。工作更忙是肯定的,但是也有新的突破和收获。比如已经有两个平台拿到了官方扶持,接到了合作等。
但在短视频这块,需要提升的能力有很多,比如镜头感不强,包括镜头前的表达也不够流畅,软件应用还不够熟练,整个工作的流程都需要继续优化和完善。
问题和困难都很多,但不能放弃。有人说,做自媒体必须野蛮生长。之前一直很佛系,有一搭没一搭地更新,也不注重研究运营方法,或许这就是我没能成为百万粉丝大V的原因。
吸取教训,下半年会投入更多精力做短视频,努力涨粉,趁着有平台扶持,必须尽快成长起来。
阅读
读了10本书,精读3本,泛读7本。
重读了《人生效率手册》、《富兰克林自传》,最深的感悟是,所谓的牛人和伟人,其实一开始都是普通人,出身家境、教育学历和见识等都并非高人一等,但相同的是,他们的自我要求都很高,而且非常自律。
比如富兰克林不仅痴迷读书,而且非常注意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在仅接受过两年正规教育的情况下,通过自学掌握了写作方法和技巧,还学会了法语、希腊语、意大利语等等。
富兰克林不仅在学识上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还是一个非常注重道德完善的人。他给自己制定了十三条戒律,例如,“节制:饭不可吃胀,酒不可喝高”、“缄默:于人于己不利的话不谈,避免闲言碎语”等。为督促自己养成这些美德,他专门准备了一个小册子,根据每天的行为表现,记录并监视执行情况。
最终,正是通过这样极致的自我完善,达到了令普通人望其项背的高度。
还有一个感悟就是,精读的同时要搭配泛读,我平时阅读个人成长书籍比较多,这类书多为干货类。但干货读多了难免枯燥,所以偶尔也会读几本轻松有趣,又能增长见识的书。
比如J小姐的书,我就挺喜欢,通俗易懂又能给人力量与启发。从《气质》开始,后面接着又种草了《科学变美的100个基本》《对不起,我不活在你的人设里》,时尚博主黎贝卡的《今天也要认真穿》我也很喜欢。
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引导自我改变和自我完善,还要能够愉悦身心,启迪心智。感受读书的益,也品味读书的乐与美。你会越来越爱阅读的。
生活
锻炼:每天锻炼半小时-1小时。从一开始不喜欢运动,到现在已经逐渐有了“爱上”的感觉,或许这就是每天坚持的力量。我喜欢每天固定时间运动的那种流汗的感觉,以及内在的控制感,这让我觉得很满足。
刷剧观影:前段时间 《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热播,我 陷入了刷剧模式,虽然刷剧给我带来了短暂的放松,但其实,坏的影响更大。
比如熬夜追剧,导致作息时间混乱,工作效率低,陷入恶性循环;还有一次,婆婆出门前叮嘱我十分钟后要关掉燃气灶,一开始我还记得牢牢的,后来则完全沉迷电视,把婆婆的叮嘱忘得无影无踪,结果锅里的蒸鸡蛋都焦掉了,庆幸的是没有引起火灾......
所以,后来果断放弃了追剧,并下定决心,以后只看电影不看电视剧。相比较起来,电影可能更适合工作忙碌但又希望有一些放松和娱乐的人。
结语
资深绩效教练在《净化你的时间》中写道:“时间就是生命本身。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对生命终结和时间耗尽的恐惧。”
这些年,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一年一年“嗖”地一下就过去了,然而人的成长似乎总是太慢, 前段时间,刚过了29岁生日,而立之年,增长不仅有数字,更有肩上的责任,心里的压力。
现在,只希望自己趁着大好年华还能跑得更快点,所以从年初开始早起,已经坚持了200多天未曾放弃,每天工作10小时,努力学习新技能, 拼命跳出舒适区,只为了更快成长,取得更多的突破与收获。
当然有时候也会担忧,我这么努力,付出这么多了,如果最终还是没有达到理想的人生状态那该怎么办呢?
说实话,想到这一点,我都能吓出一身冷汗。
可是转念一想,不会的。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与更好的自己,更美好的人生相遇的。
想想三年前,还在当一名北漂的我,根本不会想到,今天的我会在一个小城市以这样的方式生存,比以前收入更高,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这些难道不正是因为这几年的辛苦付出吗?这样看来,命运有时候还是很公平的。
你付出一些,就总能收获一些。当然,如果你还想得到更多,就必然要付出更多。
王潇在《时间看得见》里有句话:你用来做什么,时间就是什么;你做了什么,生活就是什么。
每个人的命运由自己塑造,你对待时间的方式,决定了未来的人生。
这个过程中,那些所谓的艰辛、困难、压力与挑战,都是我们必须承受的代价。
八月共勉~
作者:笑薇,全网20万粉丝自媒体作者,书评人,拆书帮一级拆书家,早起践行者。 公众号:笑薇读书
更多文章阅读:
不要再说没时间读书了,掌握这种阅读方法,你也能1天读完1本书 - 简书
读完一本书后,如何写一篇书评?掌握5个阅读技巧,写作不再难产 - 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