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不久,儿子就背起书包拿着他的手机去了他自己的房间然后关上了门。撇下纠结的爸、妈在这里寻思:那扇门另一边的儿子在干嘛呢?在写作业吗?在玩手机吗?在臭美吗?真想长一双透视眼,可以时刻都能看到门另一边的儿子在干嘛!真想猛地推开那扇门,来个“突然袭击”,抓拍个“真实”的场景,真想……
可是我知道这是万万不行的,此刻一定要停止这种“非分”的想法,一定要“知止而后能定”,因为儿子房间的门已经没有锁了,那锁是被我跺坏的,原因就是它老是阻隔我进入儿子的房间,它老是阻隔我“关心”我的儿子,它老是让我感受到我作为爸爸的“权威”被挑战。可是锁是没有了,我依旧没有能进入儿子的房间,我曾恶狠狠的对儿子说,再这么动不动就关门,就把门给拆了!不过,幸亏没有,因为有一天我突然顿悟,横亘在我和儿子之间的门本就不是这扇看得见、摸得着的门,而是孩子的心门。一把钥匙一把锁,开木门的钥匙又怎能开心门呢!
心理学上有一句话“担心就是诅咒”,类似于我们平时所说的怕啥来啥。从能量学的观点说,人的思维、意识也是一种能量、也是一种物质,《心经》上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正向的想法、信念让人积极向上,充满能量,负向的信念让人消极萎靡,意志消沉。 担心就是一种负能量,它会让事情向你担心的方向发展,让你“心想事成”。想想太可怕了,我不要儿子成为我担心的样子!担心的反义词是什么呢,对,是“相信”,诅咒的反义词是什么呢,对,是祝福,我要相信我的儿子,我要祝福我的儿子,相信我儿子什么呢?当下我要相信我儿子是个有自制力的儿子,是个爱学习的儿子,祝福我的儿子开心快乐!
想到这里,挑了个媳妇刚买的最大的甜桃,拉上女儿的手:走,咱给哥哥“送”桃去。轻敲两下门后推门而入,眼前的儿子“果然”没有在做功课,而是趴在床上玩那款我始终看不懂也学不会的游戏!心中有些不悦,这是我所担心的画面,但是此刻我要停止对我儿子的“诅咒”!想到这里,和蔼的说,玩游戏呢儿子,眼睛离手机别太近了,注意保护眼睛,你妈今天买的桃儿可甜了,吃个桃休息休息,接下来儿子有点略带愧疚不好意思的说,好的,谢谢爸爸,这局马上就结束,马上就写作业(听到这话心理禁不住暗喜,我心想事成喽),我说,好的,然后对妹妹说,咱走吧,不打扰哥哥打游戏,哥哥还要学习呢!然后领着女儿退出房间并轻轻的关上门!我知道,虽然这扇门被我关上了,但是另一扇门却被我悄悄的打开了!
“担心就是诅咒,相信才是祝福”,这是多少次头破血流的撞南墙后的领悟啊!不过,看到那个开心、阳光、自信、略带调皮的儿子又回来了,那些南墙总算没有白撞,也许没有那些头破血流的撞墙经历,就不会有如今这些如金子般宝贵的领悟!
总结:担心就是诅咒,相信才是祝福,真正的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在家里感受到尊重和尊严,让孩子习惯有尊严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