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上了三天的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课,在今天的学习中,老师运用了丰富的案例,让我们了解了家庭教育的质量源于沟通的技巧,晚上翻看《说服》这本书时,发现有三点竟然和今天的学习有相通之处。
我们先看一组对话。
“孩子,你怎么了?看起来有点不开心的样子!”
“妈妈,我这次考试考砸了!”
“你说你这次考试考砸了?”
“嗯,是的。”
“你感觉很难受,是吗?”
“是的。”
“能告诉我是怎么考砸的吗?”
“最后有一道题没有注意到,扣了很多分。”
“最后有一道题没做,被扣了很多分,是吗?”
“是的。”
“嗯,考砸了确实让人不开心,以后怎么解决呢?”
“以后把卷子多看几遍,不再看漏题。”
“以后会把卷子多看几遍,这个想法非常好!这次虽然没有考好,但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够考好,因为你第一时间告诉了妈妈,而且自己还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001 重复回应
有些父母一听到孩子考砸了,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就是一顿批评、指责,甚至“竹板炒肉”,先发泄自己的情绪。本来孩子考砸了,心情就不爽,父母再这么做,简直就在给孩子雪上加霜。
上述对话中,当孩子有情绪时,妈妈并没有做过多的评价,而是保持冷静,通过简单地重复孩子的话语,让孩子感受被接纳、被理解,愿意和父母交流,慢慢找出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父母不知道说什么时,可以试试这种办法,先解决好心情,再解决好事情。
002 找到优点
今天上课时,老师让我们说说孩子的缺点,结果噼里啪啦,每个人都说了一大堆。后来,老师又让我们写出孩子的十个优点。刚开始几个还很容易,可越到后面越写不出来。为什么?因为平时我们关注的都是孩子的缺点。
对话中的孩子虽然没考好,但这位妈妈还是能够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肯定了孩子,例如第一时间告诉她,自己想出解决办法等等。这样下次孩子即使又考砸了,也不会担心怕父母批评而隐瞒成绩。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不断肯定、放大,给予孩子自信心,尤其要学会从错误中寻找。父母发现的优点越多,给予肯定、鼓励的越多,孩子就会变得越优秀。
003 巧用“因为”
“赶快去睡觉!”“快点做作业!”这种简单粗暴、命令式的口吻很容易让孩子反感,可是如果父母在这些要求后面加上一个“因为”,则更容易说服孩子。例如,“赶快去睡觉,因为迟到就要被批评了!”“快点做作业!因为早点做完你就可以玩了。”加上这样的“因为”,给予孩子明确的理由,也让孩子更加容易接受。
家庭教育始于亲子沟通,掌握三个小技巧,让说服更顺畅,孩子更听话,父母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