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不到就与乐团合奏,登台演奏钢琴协奏曲,为国人献艺。十五岁就考上维也纳音乐院,朝向世界顶尖的音乐家迈进。
这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生活,看似一切来自上天特别关爱的天赋。这是我一位好友的某一段人生写照。
前几年我旅经维也纳,特别探访好友,几年过去,当年那位朝独奏家迈进的孩子,已经逐渐成为一位个性坚忍的青年。
然而,他不再以独奏家为职志,这对一些努力追求成为舞台上唯一焦点的艺术人来说,好似是一大退步,对于理想,对于梦,对于未来。
可是人为什么要成为众星拱月的焦点?为什么人不能选择当天上浩瀚银河中较为闪亮的一颗星?
朋友并不是放弃梦想,放弃音乐。
他只是在独奏之外,找到更切合自己个性与兴趣的表演方式,成为一位专业的伴奏、合奏钢琴家。
诚如朋友所言,当他放下过去对于自己顽固而不尽然经过深思的坚持,他获得与世界许多优秀的不同乐器演奏家们合作的机会,得以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于欧洲各地,像是在维也纳的黄金厅演出。
在成为月儿之外,朋友找到了自己的路。
你呢?你找到自己的路了吗?
教育讲求适才适性,但适才适性的背后,得先加入一个前提,「了解自己。」
甚至是「了解自己的无知」、「了解自己的不足」,好从触底的深处,往上眺望并重新估算自己能跳跃的空间,往左右张望以了解自己相较他人能发挥所长的位置。
更重要地,搞清楚自己到底因为什么而战,因为什么而快乐。走上音乐之路,谁说独奏才是唯一高尚的单行道?
成为伟大乐团的成员,或成为一位作育英才的音乐教师,或是因为偏好理论而成为一位音乐学专家,这都可以让自己继续走在音乐的路上,且因为合乎自己的喜好而获得更多向上攀爬的动力。
我们追求更好的未来,希望能实现理想,但我们不该仅用他人眼中的完美标准或角色来限定我们追求的目标,以及可以接受的结局。
我们不是应该为自己而活?难道还有其他努力活着更好的理由?
某些人眼中的不完美,若更适合自己,更贴近自己的喜好,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发光发热,那份不完美对自己而言才是最接近完美的答案。
做自己的小星星,还是做众人眼中的月儿。
你自己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