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恰当地使用家长的权威呢?
在生活中不要用强权、溺爱和忽略的方式教育孩子,相反地要建立起一种充满爱的、具有权威性的亲子关系。
孩子需要严格的约束,但这种约束必须要靠爱来建立。在爱和关怀的前提下,对孩子管教是可行的。
孩子需要学会自律并要对自己的形为负责,制定一定的规范和约束是必要的。
同时,对孩子不要过于苛刻,不要让孩子感到:遵守规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具体怎么使用权威呢?
首先要对孩子不当的行为举止淡然处之。
孩子犯一些错误,通常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如果这时孩子看到你嗓门提高了,脸憋红了 ;或者用任何一种办法就可以让你火冒三丈,那么他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当行为举止是引起你注意的最佳途径。
相反,如果你不动声色地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没有长篇说教,没有暴跳如雷,那么孩子会知道,犯错误的后果不会令你兴师动众。
当然,这不是要你对孩子的不当行为视而不见,忽略不计。相反,你要对此做出处理。
方法是:平静地告诉孩子这种事情是不可容忍的。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把孩子和家里的其他人隔开一会儿,一个人要是没有了观众,就无从引起他人的注意了。
但是要注意的是: 孩子免不了犯错误,不要对孩子的某些负面行为小题大做,要记得强化孩子做得对的事情,而不要总是挑他们的毛病。
这就要学习一些管教的方法:
a 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也就是自食其果。
b 通过"逻辑后果”让孩子为他自己的行为举止担负起责任。
实施时需要预先设定。父母要和孩子事先讲好,如果孩子没有履行他的职责,或有不当行为,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处置。比如你要不把饭吃完,就没有甜食吃。
通过设定界限,使孩子学习怎么为他自己的行为举止担负起责任。
其次,父母要原谅孩子,也要请求孩子的原谅。
父母要想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就永远要准备好去原谅孩子,同时也要准备好请求孩子原谅我们。
我们平生最难说出口的六个字是:“你能原谅我吗?”倘若你能发自内心的愿意对你的孩子负责,你就必须要学会经常说这句话,永远要试着用爱来建立权威,而不是用棍棒。
如果说话时语气太冲,那么带来的后果是一连串的。
“你能原谅我吗?”这句柔和的回答,能化解相互间的怨气,从而使事情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最后当感到和孩子之间关系稍稍有点紧张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退后一步。
每当发现自己和孩子进入僵持状态时,那么就问下自己: 为什么我们俩的关系会面临压力?为什么我会对孩子反感?为什么孩子会对我产生抵触情绪?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是那个应该退后一步的人,让自己退出局外,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审查一下整个局面,这样你就不至于控制不了自己的怒气了,而且有必要的话,你可以请求对方原谅。
权威的真正秘诀在于有一颗服侍的心,他会倾听孩子的需求,而且永远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超过规则本身。
要做一个有权威的家长,必须要让孩子知道他们是被爱的,即拥有安全感,同时,又具有自身的重要性,因为他是被接纳的,被赞赏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静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