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日子1221
(一)
今天是21年的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十八日。今天是冬至,也是我的生日,农历和新历难得重叠的日子。今年年初圈日历的时候有点小期待,但是真正这个日子来临的时候也就是平平淡淡地过了。
昨晚开始就为今早冬至的材料做准备,网上下单买了红心火龙果和糯米粉,配送员送来的时候外袋上有很多的小雨滴,说了谢谢之后,告诉孩子今天提前完成作业的话可以奖励搓汤圆。最后,因为要修理烟道(这一周来过的都是烟火人生——油烟机坏了,妥妥地体验到了烟雾缭绕的感觉),时间错过了,到点安排孩子洗漱睡觉,然后自己做了一点家务,也睡下了。
许是昨晚睡前喝了茶,半夜三点多醒来就再难将歇(作为重要茶产区的人没法喝茶也是很头疼,因为最常听到的邀请就是“有空来泡茶”),后来迷迷糊糊睡了个囫囵觉,到了6点闹钟响,实在起不来,一觉到了孩子的闹钟响才起来。赶忙烧水搓汤圆,准备下锅。
(二)
小时候,冬至,妈妈会提前一天拿出碾好的糯米送去街上打成米浆,拿回来后用酿酒的大布袋装着,压在一个木桶里出水,这样等水分沥干就如同“和好”的面团,可以塑形了。寒冬里,老家的天气极冷,完全不用担心会变质。妈妈一大早叫醒我们一起搓汤圆,没有包心,只是单纯的糯米圆子,几个兄弟姐妹冻着手,不一会儿木质的大案板上就排满了白花花的汤圆,实在不够放就直接烧水准备开煮。水沸下锅,等到浮起时就可以捞起加白糖吃了。老家有道宴席保留菜品,那就是汤圆配米酒鸭肉冻,早期要是吃不完,会单独送给年迈的老爷爷老奶奶食用。那份属于童年的节日记忆便跟着汤圆被固定在了脑海里。
(三)
关于生日,从五年级开始母亲都会在生日当天给我多出平日多倍的零花钱,让我自由支配,我自然舍不得乱花,会将它们悉数存在小盒子里,等到看到喜欢的书或者小玩意儿才会动用“储蓄金”。再长大一些,就离开了家到需要搭车四个小时才能到达的县城上学,一学期回一两次家,生日的话也就多半在学校吃点平时不舍得吃的小菜,但是让自己温暖的是来自朋友和家人的祝福。
后来,我去了离家几千公里的新疆上学,记得大学四年里。每次生日都是在冰天雪地的时候,买些零食或者和好朋友一起出去吃顿“串串香”就算把生日过了。
(四)
毕业后没多久认识了一个跟我同一天生日(农历)的小姐姐,此后的生日我们会互道“生日快乐!”“同乐同乐!”,会彼此相约庆生。彼此从无牵挂的状态都成为了“妈妈”,共同见证了对方的成长。
今年依旧如此,送完娃,冒雨约了个下午茶,家长里短地聊着,分享育儿小故事。送上对彼此的生日祝福。
今年的生日逢大雨,忙到忘了给自己定蛋糕(孩子说“妈妈,为什么你自己过生日没有生日蛋糕啊?”“妈妈吃了容易胖,所以没买!”“可是我们想吃。”“好的,以后再买。”)
回到家后就看到了小姐姐托人送来的漂亮花束,欣喜地捧到室内,满屋的花香,小屁孩看到后兴奋地围着花束转圈圈,打电话说谢谢送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