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好友说她想离婚,一般情况下说这个问题时,应该是带着愤怒或者委屈,她却很平静,平静的让我觉得,她在说咱们一起去逛街。
和她认识快十年,在一起时会聊孩子和最近追的剧,有时候也会互相介绍喜欢的书,但是很少说到老公,因为她当年是嫁给爱情的女人,除了偶尔眉宇间的一点忧郁外,其它都是幸福美好的样子。
她说她想离婚,已经不是一两天了,老公没有家暴也没有出轨,可她就是不想过了,因为她看不到希望。她甚至想到在耄耋之年,为她端水的人不是他。
她说刚开始结婚时,确实是因为爱情,他们穷的也只剩爱情了。有一次他两个人所有的钱加起来,只有一块钱,离发工资还有两天,看着跟他挨饿的她,他说一定要让她过好日子。
不像其它的励志青年,他只是说说而已,他们没有过上所谓的好日子,不过两个人一起,也过到了现在的衣食不愁。孩子的所有事情,都是她一个人操持,就连和孩子说说话,他的情绪也很平淡。但是在他们的那个家庭群里,他总幽默风趣,体贴爱护每个人,除了她和孩子。
给他父母花的任何钱,她都不能问,每次问起来,都会不欢而散。但是在他们最难的时候,帮助他们的是她的娘家人,甚至孩子也是姥姥帮忙带大的,因为婆婆当年说过,不要他们养老,也不帮忙带孩子。
最重要的是,兴趣不同。她喜欢热闹,喜欢唱歌跳舞,也喜欢看书运动,他也喜欢热闹,可是她喜欢和朋友在一起,他喜欢和亲戚在一起,她喜欢跳舞,他喜欢跑步,她喜欢小说,他喜欢历史。我认为没有真正的三观不合,真正的同频,是尊重彼此的不同,而不是要改变别人和自己一样。朋友说她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他不行,他会一直嘲讽她的喜好,还会强迫她去和他同频。
她以为是余生,其实只是搭伙。没有琴瑟和鸣,只有茶米油盐。她的钱花在家,他的钱也花在家。不过她是花在小家,而他是花在父母家。她一直以为他是个粗心的人,结果却发现婆婆家的东西,大到家具家电,小到牙膏纸巾,都是他老公买的。
都说男人的钱花在哪儿,他的心就在哪儿。他不花钱在家,说明他心里根本就没有家,那还有撑着的必要吗?她问我,我也无言。因为离婚,不是只有她有想法,每个受委屈的女人,都有过。可能每个不开心的男人,也有过,只是利益和勇气的问题。
爱情,这个飘渺的词语,落实到婚姻,实在的一粥一饭中,多年的磨合后,要么成了琴瑟和鸣的佳偶,要么将所有的不满堆积起来,成为一对怨偶。
余生很少,搭伙很多。就我看来,搭伙可能过得更舒心点,因为降低了对爱情的期望值,知道了人无完人,只要在无聊的时候有个说话的人,情绪不好时有个吵架的人,足矣。而余生就难了,因为爱那个人,那他的丝毫不完美,都是对自己的否定,不是恨他不成器,而是恨自己瞎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