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忆红叶
平儿
天空高了许多,预示到了深秋,车子路过武清公路时,看到路边的树叶红了。似乎是人工修剪过的,矮矮的一排,连过去,车子跑了很久,还看不到头。
这无疑就是红叶,却不是香山红叶。看到红叶的人,很自然便想到香山红叶。
这就想起了多年前十一期间去香山看红叶的经历。
初上香山时,漫山遍野的树惊艳到了我。香山的树和今天在武清路边见到的树一样,也是矮树。但香山的树有些小差异,树头都是铺散开来的。树木的阵仗,只能用惊叹来形容。所有的树枝都从蓬散的叶子中伸展出来,形状各不相同。弯的树枝弯出造型来,直的树枝挺在半空,像极不愿出头似的,又微微地下垂回来,搭在旁边的枝叉上。这样的矮树一棵接一棵,声势浩大,连成满山的微黄微绿和微青。向南是这样的颜色,向北也是这样的颜色,依次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转动身体,都是这样的颜色。可怎么转,就是没有预想中的红颜色。
红叶在哪里呢?问了身边的游客,才知道是来早了,红叶还没到红的时候。
没有红叶可看,但游玩的兴致却是没有减少,抬头看去,游客更多。人们如墨色如画,好似画家不经意滴在大自然中的墨点。小道上,亭子旁,树荫下,都有蠢蠢欲动的身影。人们走动在那些黄的绿的青的矮树中,树随风动,人随影动,这样庞大的景致让人的心情也激昂起来,使游玩的兴趣大大增加。
但远没有到达山顶,又顺着石径小道一路蜿蜒而上,前边有不少背着相机的游客,他们走走停停,拍摄路过的风景。我只拿着一部手机,也乐在其中,一会儿自拍一张,一会儿对着看到的风景狂拍视频。走过一个被树荫遮住的小坡时,竟然有一只探头探脑的小松鼠。机会不能错过,手疾眼快的用手机给它录了一段视频。这个小松鼠是麻灰色的,背上有几道黑色条纹。视频拍好后,拿着端详了好一会儿,怎么看,都和乡间常见的松鼠无疑。但这是在香山,能在这座名山遇见松鼠,确实是一种温馨的偶遇。在这一刻,瞬间看到了家乡的沟沟叉叉和梁峁低洼。谁说这松鼠不是一只链接乡情乡韵的使者呢?
再走上去,是一条突然曲折的台阶小路。一级一级登上去,得抓住旁边的铁索才能稳住重心。一些古朴的房屋出现在不远处,这些房屋外围酷似教堂,中间部分都有一个尖顶,而两边则是慢慢低下去,成半圆状。这些房屋的颜色是那种素雅的淡灰色,不奢华,不造作,让人心生肃穆,一颗心就这样安定起来,好像根基一样突然扎稳了。
没有纠结这些房屋是干什么用的,因为房屋大门紧锁,也不好意思问路过的游客,就这样走过去了。心想着,历史知识匮乏的情况下,出游还是需要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做导游的。
来过香山的人都知道,香山红叶和香山寺才是每个游客来此游玩的目的。不说香山是北京市主要景区之一,就说香山公园可是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没有导游也是要多看些地方的。
又经过一些小道时,路边偶尔会遇到几棵红了叶子的树,就不失时机地用手机拍了下来。又用手机识物功能识别了一些树的品种,显示的是黄栌树。再走下去,几乎全部是这些树。大多树叶都是一片金黄,轻风慢慢吹着,树叶慢慢摇着,人们慢慢走着。整个过程如诗如画。继续拿手机识物识别,又有许多枫树出现,还有橡树和其他没有听说过的树名。这些树无一例外都在渐渐变色,让人不禁想到枯叶蝶的颜色。而枯叶蝶为了自保,只是用死灰般的枯叶状来伪装自己。可能是美丽到极致不得已才用枯搞与憔悴遮蔽世人的眼光,想要逃脱被摧残的命运吧。
但香山的树叶则不同,它们一长出来就密密匝匝,阵容强大,尊循着由嫩绿到枯黄的规律。把自己暴露在云天之下,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精神上的愉悦。
在山上转悠半晌后,又来到香山寺,香山寺位于公园内的一座小山上,查了一下,建于金代,是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走进寺内,听一旁的游客说,寺内有许多古代建筑,还有文物。有金代石狮、元代石碑等等,但没有一饱眼福,还是有所遗憾的。
接着又去了碧云寺、香山塔、听雨轩、翠华楼。但为了赶回去上夜班,都是匆匆一瞥,就出来了。碧云寺是一座灰白色的古寺庙,庙门上方用灰砖灰瓦铺成了小翘边,左侧红色门楣上书写着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慈云寺。”注意看了一下,中间的“云”字是繁体字,用上雨下云这个云字,不知有什么特殊意义,就不得而知了。
出了香山的建筑群,又沿着山路走到“香山十八盘”,香山十八盘是一条曲折的山路,沿着这条路走,有视野宽阔的观景台,还有凉风习习的休息区。边走边欣赏的同时。还可以稍作停留,休息一下,吃点随身携带的小零食,优哉游哉,心情大好。
每次旅游都是劲头十足,但那次从香山下来返回时,可就惨了,香山脚下成了车的长龙和人的长龙。一眼望不到边都是攒动的车流人流,想走快是不行的,只能慢慢移动,能看到的只是人的后脑勺。在山上时想着尽快看完风景回去上夜班,但下了山才明白,赶在节日中间游玩,是多么不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