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告诉你:为什么真正厉害的人都“讷于言,敏于行”?

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论语》中的智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身边总有一些人,他们话不多,但做起事来却雷厉风行,往往能够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这其实和孔子在《论语》中的一句话不谋而合:“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一、讷于言:沉默是金,言多必失

“讷于言”并不是说君子不说话,或者说话迟钝,而是指他们在言语上非常谨慎。在孔子看来,一个真正的君子在说话前会深思熟虑,不会轻易发表意见,因为他们知道,言多必失,话说多了就难免会有失言的时候。

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人喜欢夸夸其谈,但实际行动却少之又少。他们往往只会纸上谈兵,真正需要动手去做的时候却退缩了。而君子则不同,他们更注重行动,更愿意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二、敏于行:行动胜于空谈

“敏于行”则是指君子在行动上非常迅速和果断。他们不会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会付诸实践,通过行动来达成自己的目标。这种行动力不仅体现在大事上,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比如,当你在工作中遇到一个问题时,是选择抱怨和指责,还是选择立即行动去解决问题?君子会选择后者。他们知道,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解决问题,而抱怨和指责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三、言行一致:做行动的巨人

孔子所倡导的“讷于言,敏于行”其实是一种言行一致的生活态度。一个人如果只会说大话、空话,而没有任何实际行动,那么他的话再漂亮也只是空话一堆。相反,如果一个人虽然话不多,但每说一句话都能付诸实践,那么他的话就会更有力量。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面对这些挑战和困难时,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抱怨和退缩,而是积极行动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行动的巨人,而不是语言的巨人。

四、结语:向君子看齐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虽然简短,但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它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注重实际行动而不是空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向君子看齐,做到言行一致,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孔子讷言 孔子关于言行方面的要求流传甚广的一句话莫过于:“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篇》第24章)...
    陈建军阅读 5,300评论 12 2
  • 在现代社会中,这个箴言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时常看到那些口若悬河的人,却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软弱无力,缺乏实际行动...
    伊知阅读 845评论 0 2
  •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而行。”——《论语》 译: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
    人在旅途_8298阅读 4,514评论 0 5
  •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就是君子说话要谨慎,办事要行动敏捷。告诉我们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话说不对伤害自...
    学清说成长阅读 3,602评论 0 1
  •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别人诚实可信的言语不一定顺己,也许不好听,但确实是金玉良言;...
    知创快讯阅读 5,36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