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跟读,公Z号《私想活动》整理,文责自负】【450万权重会员+20年传统媒体写手,欢迎点击加入本人旗下简书会员:风清不扬81】
牛浦郎毕竟小偷小摸搞得多,有些话张口就来:“极承先生见爱。但目今也因邻郡一位当事约去做诗,还有几时耽阁,只在明早就行。先生且不必枉驾,索性回来相聚罢。图书也是小弟明早来领。”假装要出门,把拜访的事情无限期推掉,郭铁笔当然只能答应。
于是牛浦郎第二天赶紧拿回免费刻的名章,印在那两本书上,东西藏得好好的,每天仍然去庵里念诗。要说他这也是胆大的很,不怕被郭铁笔看到;郭铁笔也是粗心得很,附近住着哪些人,难道心里没数吗?
镜头转换,开始讲牛浦郎家里的故事。
他家只有一个祖父牛老儿,平时都在店里呆着。那天午后,没有什么生意,隔壁米店一位卜老爹走过来,两人坐着说闲话。牛老爹店里有现成出售的百益酒,两人“荡了一壶,拨出两块豆腐乳和些笋干、大头菜,摆在柜台上,两人吃着”。这里面,百益酒是一种用茱萸和其他药材浸制而成的甜酒,号称健身祛病,故得百益之名,清嘉庆年间盛行。
两人聊天。卜老爹道:“你老人家而今也罢了。生意这几年也还兴。你令孙长成人了,着实怜悧去得。你老人家有了接代,将来就是福人了。”这是奉承对方,生意不错,孩子大了,老年有福气。这个场景,令人想起《射雕英雄传》的开场,也是乡村野店寻常生活的样子,慢慢引发一些故事,所以古人评价这个场景“大有古风”。
牛老儿当然很谦虚,道:“老哥,告诉你不得!我老年不幸,把儿子、媳妇都亡化了,丢下这个孽障种子,还不曾娶得一个孙媳妇,今年已十八岁了。每日叫他出门讨赊账,讨到三更半夜不来家,说着也不信,不是一日了。恐怕这厮知识开了,在外没脊骨钻狗洞,淘渌坏了身子,将来我这几根老骨头,却是叫何人送终?”说着,不觉凄惶起来。
这番话,是在背后诉说牛浦郎十八岁了还不懂事,出去讨账讨不回,说啥也说不听,只怕在外头干些狎邪之事,还把身体搞坏。他倒是不知道牛浦郎对美女没兴趣,主要是对偷偷摸摸和沽名钓誉感兴趣。
卜老道:“这也不甚难摆划的事。假如你焦他没有房屋,何不替他娶上一个孙媳妇,一家一计过日子?这也前后免不得要做的事。”意思是这事儿也不难办、不用心焦,先给他讨个老婆,过起日子来就好了。这是老百姓惯有的见识,总觉得有家有口有责任了,自然成熟了。难怪现在剩男剩女多,其实都是不想成熟、不想担责任啊。
牛老道:“老哥!我这小生意,日用还糊不过来,那得这一项银子做这一件事?”穷人家啊,不好弄。
但人生啊,总有想不到。谁能想到,天上会掉下个媳妇给牛浦郎呢?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