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夏令营的仔细观察,孩子的起居及言谈举止,能折射出家庭教育情况。父母平时爱讲脏话孩子动不动来两句;平时家里生活习惯好的自律强的,孩子独立懂事,反之则相反……
是的,很多家长总爱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比,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好。但是,我们在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孩子”一样优秀时,是否想过,自己做得是否和“别人家的家长”一样好呢?
“做父母并非易事,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力,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孩子来讲,这一点尤其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一生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孩子,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做父母的一定要树立好榜样。
古人云:“以教人者教已”。要求在孩子身上形成的品质和良好习惯,父母都应具备。父母榜样作为一种具体的形象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父母的表现在很多情况下成为孩子的参照。
我们常说,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孩子会带着书卷气,那是因为从小呼吸着书香味儿;出生于艺术家庭的孩子往往才艺出众,那是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显然,品质、道德、良好的习惯等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因素,并不能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教育”就能产生效果,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融入到孩子的生活里的。
很多父母自己不看书,却要求孩子学习要好;自己抽烟喝酒,却要求孩子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父母,你自己都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有什么底气去让孩子做呢。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修行。父母与孩子相识于世间,瞬间便决定了一生的缘分。我们总以为当父母是在陪伴孩子成长,但是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孩子在陪伴我们成长。为人父母,责任重大,但是很多人在成为父母的那一刻,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生长环境,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以前的孩子接触最多的是谁?父母!“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是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它确实印证了父母的行为处事对孩子的影响。
个月大的孩子就开始跟父母“咿呀”学语,一岁左右开始蹒跚学步,再大一些的时候学会察言观色,学习着父母的举动。教育真的不只是口头上的说说而已。
历史上有一个宰相妻子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她每天不辞劳苦地劝告儿子要努力读书,要有礼貌,要讲信用,要忠于国君等。而宰相却是早上离开家去上朝,晚上回来则看书。爱儿心切的夫人终于忍不住说:你别只顾你的公事和看书本,你也该好好地管教管教你的儿子啊!这宰相眼不离书地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
“言教再多也不如身教有效。可惜的是社会上有数不清的父母,其身不正却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行羞踏错。”你希望孩子讲礼貌,你就先在孩子面前扮演一个彬彬有礼的角色;你希望孩子爱学习,你也尽量在孩子面前拿起书本而不是看韩剧;因为你是原件,孩子就是你的复印件。教育从来都是不简单的,也不会是快乐的,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学习,却也必须去学习。
一生只做一次父母,别给自己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