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佛经、圣经及其他几本书的随想之二(墨记·日歌之叁拾叁)

墨记·日歌(叁拾叁·2017.10.30)

读佛经、圣经及其他几本书的随想(之二)

1

真正的佛门,凡出家修行者,必受记戒,释迦牟尼佛祖对出家修行的僧、尼授记的必得守持的三业戒为:“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方能得大道。要修得三业道净,须戒除“贪、嗔、痴”三恶,是为佛门弟子必持的三个基本戒律。后世的佛家各宗门,依修行法门的不同,持戒各有差异,但此三戒,乃各修行法门都必得修持的基本戒律,不持此三戒者,不是佛门,也不得入佛门。

2

佛门广大,普渡众生。

需购门票方可入山门者,已非佛门。不捉金钱,乃“贪”戒之首义,捉金钱方可入山门,已犯“贪”戒,岂可再称佛门。

寺院净土,以金钱为入门之物,不是在修持佛门,而是在断绝佛门。

此等地方,只可为游玩之所,不可结善信之心而入。

3

僧、尼、沙弥等化缘,乃是享众生供养,由是为众生除恶拔苦之意,既非行乞,也非交易;供养之物,无论一汤一粟,抑或金珠玉帛,皆无别致;于佛、于僧、于法,不可有差别,是为众生平等。

以金钱的多少,以财物的轻重,来求得升官、发财、平安等保佑,不是在礼佛,而是在渎佛。忽悠让善男信女多出钱物,便可多得福报功德的,必是恶魔穿上了僧衣,善男子善女子不可礼拜。

污污浊世,已令佛门蒙尘,披着僧衣的恶魔,更是在妄图啃噬佛心。

4

不修行,不得入佛门;

不受记,不得入佛门;

不持戒,不得入佛门。

悠悠众生,佛祖悲悯之心,散落于蒙昧愚顽之尘。

善哉,不可以功利之心,比量佛门之清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可以! 当你说自己有点不舒服要请一天假,可以理解吗? ——可以! 当你当你说你表姑的儿子的同学要结婚也需要请假...
    佰拉丽品牌护肤小梦家阅读 1,820评论 0 0
  • 人的感情大多都是起于兴起,发于高潮,归于平淡。陈铭生和杨昭好像就不是这样,尽管他们都是平淡到不能在平淡的人和个性。...
    左岸陆离阅读 3,177评论 1 1
  • 渐渐,忘记去搜索你的微博,朋友圈 偶尔想起,也仅仅是偶尔,仅仅是想起 不再故意搜索,翻阅你的信息 不再因你一丝一毫...
    睡睡睡睡阅读 1,612评论 0 0
  • 我们常常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可是更多的时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所以我们不断的去审视自己,去化妆,去...
    仰望天空的小狐狸阅读 3,582评论 1 0
  • 嗯。现在公司的领导。 注册了简书,然后关注了我管理的专题。 感觉好惊喜好意外哦。
    月己阅读 2,454评论 18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