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理论:你被无理由区别对待了嘛?

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心理词条叫做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社会分类。

第二个阶段为社会认同。

第三个阶段为社会比较。


1.社会分类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群体是有分类的比如说老师学生医生演员这些就是所谓的群体分类。

根据每一个人的职业而进行的分类,也可以根据年龄大小而分成老人和小孩。

这样的分类方便了人们的认知。尤其是当我们遇到一个陌生人的时候会根据他的分类,而在脑海中出现一个大致的概念, 这样会在某种程度上更便于了解对方。

2.社会认同

人群可以分类那么我们自己呢?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会将自己归类于某个群体,这就是社会认同。

我们会将自己归类于这个团体中,并将自己的一部分认知与这个团体绑定在一起,同时,自尊水平也会随着这个团体有所增减,比如说我们属于成年人的团体我们就会自觉地做一些和成年人相关的一些事情和一些行为。

3.社会比较

当我们认同自己属于某团体的时候,对于其他的群体,我们会有一个比较,尤其是敌对关系的时候。在这种比较中,为了维持比较高的自尊水平会出现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

我们会对自己所在的团体而进行帮助,但对于自己团体之外的其他团体就会有一种敌视和偏见。

社会认同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偏见和歧视,很多时候我们和没有竞争关系的团体也会。对某个团体产生一些不公平的对待和一些没有缘由的敌意。

但是我们要注意,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无意识的陷入了对其他人无理由的差别对待,因为其所在的团体导致。

这个时候我们要理智清醒的对待,多发现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优势和优点,少去发掘那些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之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