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个男子名叫宁飞,父亲早逝,母亲王氏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将他抚养长大。
王氏靠做针线活为生,勉强度日。宁飞从小就懂事,时常帮母亲分担家务。
后来,宁飞跟村里的秦老汉学习木工手艺。宁飞虚心刻苦,仅仅两年,就能跟着外出干活赚钱,母子二人的生活才稍稍有些好转。
然而,王氏身体一向不好,治病抓药花了不少钱,因此宁飞到了婚配年纪,家里却拿不出钱替他说亲,她自责不已。
每每王氏为此唉声叹气,宁飞总是安慰她说自己不着急娶妻。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宁飞仍旧每天外出干活,早出晚归。
一天,王氏忽然染上风寒,身体本就不好的她一下子卧床不起。
宁飞急忙去请郎中,经过诊断,郎中摇头说:“你母亲的身体本就不好,这次风寒诱发一种顽疾,十分罕见,我无能为力。”
郎中说完就要离开,这时,宁飞赶忙上前,含泪拉住郎中,求他救救王氏,不管用多名贵的药材,他都会去找来。
郎中一直知道王氏母子相依为命多年,于心不忍,他叹气说:“你母亲的病或许贺翁有办法医治,只是他年事已高,我好几年前见过他一次,不知他如今是否健在。”
宁飞一听母亲还有得救,急忙恳求郎中告诉他贺翁的住址。
“贺翁专治疑难杂症,但住得远,你要真想去,就得趁早,这病拖不得。”郎中告知住址后便离开了。
郎中离开后,宁飞抓着家里的母鸡到邻居蔡氏家,他说:“蔡婆婆,明天一早我要去给母亲寻药,估计得好几天才回来,请您帮忙照看她几日,日后我一定报答您。”
宁飞正要将手里的母鸡放下,却被蔡氏拦住说:“好孩子,你只管放心去寻药,我一定照顾好你的母亲。这鸡你带回去,给你母亲补补身子。”
蔡氏是个寡妇,无儿无女,现在独居,王氏母子平时经常照顾她。得到蔡氏的首肯,宁飞感激不已,连声道谢。
第二天一早,宁飞便出发前往贺翁家。车船不停歇,一连走了三天,才到达贺翁所在的村子。
宁飞一进村子就四处打听,得知贺翁尚在人世,便一路小跑到贺家去。
宁飞轻叩贺家大门,前来应门的正是贺翁,他说明来意后,贺翁顾念他不顾路途遥远,为母寻药的孝心,答应帮他。
随后,宁飞跟随贺翁进屋。贺翁拿出一包草药递给他,告诉他煎药方法后便让他离开。
宁飞拿出银子付药钱,贺翁却摆摆手说:“我已经许久不帮人看病了,草药有价,孝心无价,快回去吧。”
听完,宁飞当即跪下给贺翁磕头。贺翁将他扶起后,催促他快回去。离开贺翁家,宁飞急忙往家的方向赶。
走了两天,宁飞来到河边的一座小镇,乘船过河前,他打算买些干粮。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说:“小哥行行好,赏我些吃的吧。”
宁飞闻声转头,却见身后是一个头发花白,衣衫褴褛的老乞丐。
宁飞二话不说,分了一个饼给老乞丐,还拿出几个铜钱递给他说:“老人家,我带的银两不多,等会还要乘船,只能给你这些。”
老乞丐接过饼和铜钱,连声道谢,随后缓缓走开。
随后,宁飞往渡口走去,此时太阳快要下山,渡口只剩下一艘渡船。
只见船上坐着几个人,有两个人身穿黑色长袍,头戴斗笠,斗笠压得很低,看不清容貌。
宁飞着急渡河,便朝那艘船走去。就在这时,有人将他拉住,他猛然回头,又是那个老乞丐。
只见老乞丐环顾四周,随后压低声音说:“小哥千万别坐那艘船,那是一艘贼船。”
宁飞惊讶不已,询问老乞丐如何得知,老乞丐回答:“我常在这乞讨,渡口的几位船夫我都认得,然而那艘船的船夫,我从来没见过。”
“那两位戴斗笠的黑衣人,我曾见他们跟那船夫在旁边小树林里窃窃私语,举止可疑,听我一句劝,还是别坐那艘船为好。”
宁飞一听连连点头,作揖感谢老乞丐的提醒。然而此时天色已晚,宁飞没钱住店,又无处可去。
老乞丐看出他的心思,将他带到一座破庙。破庙内有草席,还要未燃尽的柴火堆。
宁飞和老乞丐一同吃干粮,闲聊中得知宁飞此次外出的目的,老乞丐十分敬佩他的孝心。
第二天一早,宁飞辞别老乞丐,便朝渡口走去。
谁知,渡口此时围满了人,几位衙役站在其中。宁飞一打听才知道,就在昨晚,一艘渡船被劫。
船上的乘客不仅丢了钱财,还被扔进河中。其中一个人奋力游回岸边,说出实情,大家才知道戴斗笠的黑衣人和船夫是一伙的。
宁飞听完大吃一惊,倘若没有老乞丐的提醒,恐怕自己已经凶多吉少。
宁飞没有逗留,急忙乘船抵达对岸,随后,加快步伐往家赶。
回到家,蔡氏正在照顾王氏,宁飞谢过蔡氏后,便去给王氏煎药。
王氏喝下汤药,第二天便能下床,王氏母子喜极而泣。
后来,王氏身体痊愈后,仍旧替人做针线活。宁飞总算可以安心外出干活,母子二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改编自《民间故事》。关注@心言笑语 一起听故事,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