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里,曹操的两个儿子,一个曹植,一个曹丕,并且从当时来看,曹植文章才华远远在曹丕之上,那么为什么曹操要选择曹丕做太子呢?
第一,从制度上来讲,曹丕当选最为合适。曹丕是曹操的长子。根据当时的规定,立太子应该“太子立长不立幼”,遵从祖制的好处是有利于团结稳定避免战乱与兄弟相残。如果每一个皇位继承者都是以一个人的才能去做标准,那么,谁去做这个标准的鉴定者呢?即使可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又会生出多少事端呢?自古以来,皇室兄弟之间骨肉相残的事件屡见不鲜,而且,曹操本身就处于一个乱世,乱世的他,就更加明白,团结稳定的重要性!
第二,以性格来看,曹丕也是做太子的第一人选。史载,曹操一开始是比较器重曹植的,但是曹植浓厚的文人气、才子气,经常不加约束,任意而为,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饮起酒来毫无节制,没有一点理性和正经的样子,经常吟诗喝酒相娱乐,并且大醉之后不省人事,做出来的事常常让曹操羞恼不已,很难定国安邦,所以经过权衡得考量,曹操决定立曹丕做太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三,以曹植,曹丕的经历来看,曹操也得选曹丕。曹丕跟随曹操南征北站立下了和赫赫军功,而且在长期的实战之中,与各位将领战友结下了深刻的友谊。曹植不同,文人书生,虽然有一定的作战经验,但是,毕竟敌不过曹丕。如果曹丕做太子继承皇位,有利于稳固军心,保证安定团结,避免武将拥兵作乱。
所以,综合考量,曹丕无疑是皇位的最佳人选,然而,历史也没有忘记曹植,给了他在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这或许就算是一点点补偿吧。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 松风阁书画日讲 sfgzt86 头条号 松风阁书法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