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人间天堂

      人到50,就会自然想到老年,以及我们最终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作为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我无法相信任何宗教关于天堂和来世的说法,因此我格外珍惜我们仅有的几十这年生命,珍爱我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人和事。

      既然没有天堂,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在人间建造自己的天堂。

        哈尔滨的春天来得很晚,然后很快进入夏季。哈尔滨也不像南方,一年四季都能看到鲜花,这里只有在五月才有少数几种木本植物开花,而且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因为暂短,更显得珍贵。每年五月鲜花盛开的时候,我总是带着家人和朋友,到哈尔滨的湿地、公园,赏花、留影,共进美餐。

      我觉得我就生活在天堂里,这里有和煦的春风,温暖的阳光,满目的鲜花,美味的食品,亲朋好友的欢笑。你觉得天堂还会是什么样?

      我记得智利铜矿发生塌方事故后,记者采访了一位劫后余生的矿工,他说,在被深埋在地下的那些日子,他才发现平时习以为常的阳光是那么让人向往。

      因此我经常对人说:每天早晨醒来,能看到窗外的阳光,能呼吸新鲜的空气,就应该感谢上帝!在广袤沉寂的宇宙中,地球就是我们唯一的天堂。

      2013年,在我带着母亲去赏花的头一天,我接到一个南京同学的通告,当天凌晨,我的大学同班同学,从家里的十楼跳下,自杀了。这个世界对他来讲,就是地狱,他选择了逃离。我了解我这个同学,他总是对社会的黑暗面耿耿于怀。我们知道,这个社会还不完美,有阳光,也有阴影。但我们不要总被阴影遮蔽,而应该主动追寻阳光。其实如果没有阴影,我们根本不知道阳光的灿烂。

      我同学的离世,我们班的同学都很震惊和伤感,同学们自发地给这位同学的孩子捐了一笔教育经费。这也让我感到,活着,就是天堂。我不但能有阳光的照耀,也能感受到同学的温暖。

      我的这位同学,总觉得事业上不如意,可能是他厌世的原因之一。其实,作为大学的一个副教授,应该是衣食无忧。也完全可以建设自己的天堂,比如,闲暇时回家给妻子、女儿做一顿丰富的晚餐;在家里栽种一些美丽的鲜花;带女儿在秋天里看南飞的群雁;… … 等等。、

      我也经常对人说:幸福无处不在,就看你能不能发现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

      最重要的是,这个美丽的世界,以及我们的幸福,都只能用这有限的几十年生命来感受。我们怎么还能舍得花时间去怨天尤人、去想那些不高兴的事呢?

      天堂应当具备什么条件?要有满足感、安全感,还要有人与你分享。

      在大雪纷飞的冬季,我坐在我温暖的书房里,想到原始人的山洞和我小时候住过的泥草房,我对这个社会充满了感激;有时开着我家的捷达车,想到我用自行车驮煤气罐的年代,我也心存感激;因为凭我一己之力,我既造不出楼房,也造不出汽车。我曾经对单位的年轻人说,你们要有社会责任感。其中一个年轻人可能在网上看批评社会的内容多了,提出了一个疑问:这个社会为我们做什么了?我对他说:你穿的衣服,住的房子,用的iphone手机,离开别人,你一样也造不出来。

      获得满足感,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你真正的需要是什么。人本质上是自由的,但我们常常因为别人而失去自己的判断,也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如果我总想着朋友家的别墅和大吉普,我就会觉得我很不幸福。这也就是萨特所说的“他人即地狱”。

      关于如何获得安全感,可能要写一本书,本文无法展开。很多人缺乏安全感,是缺乏智慧与勇气。与其患得患失,不如快乐地建造我们的天堂。

      有了满足感,有了安全感,你基本就进入天堂了。但是请设想一下:上帝好不容易创造了一个美丽神奇的天堂,你辛苦修行了一辈子,终于进去了,但是,那里只有你一个人!你会快乐吗?

      我带家人和朋友去看花,就是因为我知道,有自己喜欢的人陪伴,天堂才有欢乐。

    我那个同学的妻子和女儿,今后也有条件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也可以在秋高气爽的日子看南飞的大雁。但是没有父亲的陪伴,女儿的天堂就缺失了一角。

      所以我说:与他人共享,才是天堂。或者说,他人即天堂。

      美国电影《遗愿清单》里有这样台词:人的一辈子结束时,上帝会问你两个问题,如果两个问题你的回答都是“是”,那么你就可以进天堂。第一个问题是:你快乐吗?第二个问题是:你让别人快乐了吗?

      其实做到了这两点,你的人间已是天堂。

      有一个美国护士(还有一个日本护士)总结了人临死前容易遗憾的几件事。我对照了一下,我基本上没什么遗憾。我的理想是再活30年有质量的日子,但是如果我现在就死了,我也没什么遗憾。新闻报道有母亲捐肝救子的故事,我曾想,假设我儿子需要活命,我可以去牺牲我的生命。我觉得我活得很丰富了,该体验、感知、思考的我都有了。

      杨绛是一个智慧的人,但她有一句话我不赞同,她在一篇文章里写道:“我要洗净这百年的污秽,回家”。可能是他们目睹了中国太多的苦难,杨绛和钱钟书用了很多智慧躲避社会,免受伤害。他们成功了,但也很累。不爱人生的人,也找不到家。我们这美丽的世界和纷繁的人类社会,就是我们的唯一家园。如果我能活一百岁,我会说:我要带着这一百年的奇妙与美好,离开家,消失。据说大象感到自己快不行的时候,就独自离开象群,让自己消失,我很欣赏这种决绝与悲壮。

      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临死前的一句话是: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

      这也是我想最后说的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开始:在一般项目开发中,通常我们会把数据库配置,短信发送的Key配置,定时任务的配置等等,都放到propertie...
    青山有扶苏阅读 1,326评论 0 0
  • 这几天忙碌着考研的事儿,好久没上来更新了,想想也是一种遗憾之事吧!少了几天点滴的记录,不过也还好,一切就随缘而定,...
    灵狐91阅读 1,228评论 0 0
  • 今日起床:6:30 昨日就寝:23:00 天气:晴 心情:好 这两天早上起来都是...
    昕罗奇布黄美萍阅读 8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