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1.10》

【原文】

1.10 子禽①问于子贡②曰:夫子③至于是邦④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⑤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⑥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⑦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评析】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思学《论语》1.10 宜山一中 薛思雪 【原文】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
    思雪_2988阅读 4,328评论 1 5
  •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
    济东老六阅读 3,474评论 0 2
  • 文/冬至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
    你好哇冬至阅读 3,114评论 0 1
  • 这周陪检,虽说没多少事,但是抗不住中午不休息,长时间的熬。我属于生活很规律的人,打破规律就会生病。果然前天中午就觉...
    donghaimao阅读 1,215评论 0 0
  • 嗯,我打算时不时更新下。写个不知道长篇还是短篇啊很可能是微小说。 啊!希望自己是玛丽苏女主的愿望..不做白日梦、0...
    秋蕙阅读 2,5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