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由于业务需要,我成了杂志社图书工作室负责人,专门负责企业图书出版工作,已为20多家企业策划出版了该企业的管理故事丛书。
当初是如何拓展业务渠道的呢?
时任杂志社总编的老杨总对我说,你可以办一个企业文化班。
企业出书虽然是老板一把手工程,但具体实施是企业文化部门的主管。把企业文化负责人搞定了,企业出书业务的渠道就能打通。
2010年左右,企业文化班并不普及,怎么搞,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只是怀揣一个朴素的想法:想干,总能找到办法。
第一,上网搜
网上一搜,还真有几家公司搞过企业文化的培训。其中一家公司离我们单位不算远,于是,提出合作共同办班的思路,登门拜访。
许是同行多有戒备,对方言语支唔,没有合作诚意,连会刋都不愿分享。只是对课堂流程和设置有了大致了解。
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什么是企业文化班。
第二步,找老师
几个文化班演讲人的信息中,多次出现一个名字陈润江。他是时任万通企业文化的主管。
于是,搜索陈老师的博客,找到他的邮箱,直接发了邀请函。
没想到当晚,陈老师就回了信息,他对我们杂志社有相当的了解。
了解了相关信息后,陈老师爽快地同意作为主讲嘉宾出席并演讲。
之前对陈老师一无所知,之所以敢邀请陈老师,是因为几个重要企业文化活动,都有陈老师的身影,这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事后证明,陈老师果然是业界大腕。
第三步,定课纲
结合网上搜索的课程内容融入我们办班的目的和主诉求后,设计出课程一稿,再征求陈老师的意见。
很快,一个彼具实操和吸引力的企业文化班课纲出炉了。
而且陈老师以他在业界的影响力,还帮我邀约到了万科、宝安风等大腕级的人物。
第四,开班
一切按步就班,首届企业文化班在青岛顺利举办。那一届我们是跟海尔合办的。
海尔集团给予了大力支持,尤其海尔企业文化部倾情演讲,成为那届企业文化班最大亮点。
那一届企业文化班,办得非常成功,也成为杂志社当年效益最好的培训班。之后,我们又跟没底捞合作,办了第二届企业文化班,独立办了第三届企业文化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