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重拾写作梦,从0开始写出阅读量10万+文章,单篇收入82
作者:岛民小事事儿 (齐帆齐商学院成员)
昨天在头条发的一篇文章,突然成了爆款。60多万展现量,10万多阅读量,单篇收益82元。一起写作的小伙伴们希望我能分享一下经验,因此我进行了一下梳理。
先从我的写作故事说起吧。
01写作梦萌芽
我上学时,语文还可以,不过作文有点怵头,好在能顺利交上。
到中学时代,班里有同学开始读小说,甚至写小说,我觉得不可思议,我是没那个写作的脑子。
不过我也萌生了写作的欲望,那时候想把我的成长故事写出来。因为父母离异,我从小跟着姥姥、姥爷长大,对他们有很深厚的感情。我甚至萌生出,长大后将我的故事写成书的梦想。
可上学时我迟迟没动笔,因为我总觉得自己文采不够,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我期望以后能系统地学习,然后再动笔。事实证明,我错了,没有完美的时刻等我动笔,想到就做才是正确的。文笔是积累的,不是等来的。
02尝试写作
2014年,我在大学的街舞俱乐部结识了大哥。他是一个自由职业者,我只知道他写代码,不受工作地点的限制,工作时间也自由。因此他有时间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街舞,篮球。我那时候真羡慕他的生活。
还有一个文法学院的学妹小庞,我俩都管他叫大哥。因为他大我们八岁,总是爱给我们“上课”,说出的观点也让我们十分佩服。印象最深的是,他说:“一个人要为自己的观点辩论,不是为自己辩论。”
他告诉我们,一定要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学会写作。最好每天都保持输出,不管是什么,记录下来,未来社会,会写作的人非常有竞争力。
在他的推荐下,我开始在简书写作,那是2014年6月。
我开始在上面写日记。受大哥影响,我当时利用课余时间,在天籁琴行学吉他,于是便有了素材,每上一节课,我就写一篇日记。《吉他日记》写到了七八篇,还有课堂外的搞笑篇。
后来我开始学游泳,又有了《旱鸭子初下水》系列。
去学长画室学素描,于是写了《塔山写生》。
很多同学佩服我能做那么多自己喜欢的事,说自己没时间做这些。于是我又写了一篇《我想××,可是××》,告诉大家,喜欢就要行动,不能只想。
那段时间我的表达欲很强,作品产量也高。虽然都是日常碎碎念,但也写得不亦乐乎。
03写作夭折
如果我能这样一直坚持下去该有多好!可是我竟半途而废了。
没有惊天动地的原因。
可能是当时快到了毕业时间,忙于做毕业设计。可能是后来面临毕业去向,忙于做简历,找工作。可能是毕业后想做毕婚族,忙于拍婚纱照,准备婚礼。
又或许是大哥离开秦皇岛,去追求新生活,没人督促我了。
总之,不知道究竟因为什么,我竟不再登录简书了。
我风风火火的创作戛然而止了!
04论文困境
工作后,我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非全日制硕士。
前期的专业课程,我轻轻松松便完成了。可是到了论文这一关,我犯了难。
我认为自己没有正式写作的基础,在心理便给自己一个非常消极的暗示。于是我便真的写不出来。开题报告迟迟没有搞定。
眼看要到截止日期了,我焦虑起来。
05重返简书
痛定思痛,写不出来东西,我偏要练习把它写出来!
于是我重新梳理思路,拿起笔来,练习写作。
在日记本上写了一周,我发现太费时间,而且受限于地点,不能随时记录灵感。
我脑子里灵光一闪,为什么不在线上写作!
我忽然想起了几年前写作的平台“简书”。打开电脑,发现它居然还在,还是那个简洁的界面。不过口号由最初的“找回文字的力量”,变成了“创作你的创作”。
几番周折,我登陆上以前的账号。看着自己2014年和2015年的作品,百感交集。
如果没有这些文章的记录,或许我都忘了发生的这些趣事。我更懊恼自己,为何没能坚持写作。
2022年1月底,我开始参加日更活动。偶尔有人给我点赞,激起我继续创作的欲望。
可是我发现自己文笔太差,于是去看别人的文章。想着借鉴借鉴思路和写作方法。
偶然的机会,发现许多人在文章中都标有“齐帆齐”字样。顺藤摸瓜,找到了齐帆齐的简书主页,看到她的简介和文章,我有种冲动,付费学习。
不过我忍住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实在没有思路了,也没什么提高。我又打开她的主页,联系上她的微信。简单的交流两句,便决定躬身入局了。并且后悔当初犹豫,没早点加入。
06实现变现
写作是一个人的事,但是对我来说,有人交流,能让我更清楚该怎么做。
尤其是结识很多跟我一样的伙伴,有鼓励,有竞争,有分享。正应了那句话:一个人或许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没想到昨天我把简书上写完的文章发到头条平台,在简书没什么阅读量,在头条却居然成了爆款。我自己都非常意外,有一种无心栽柳柳成荫的感觉。
写作群里的同学们为我开心。我在群里给大家做了分享,总结经验大概有以下三点。
①人们都有猎奇心理,作者要有用户思维
不管是谁的八卦,明星也好,凡人也好,只要是新奇的事儿,大家都比较好奇。
用齐帆齐老师的话来说,写作者要想写出爆款,就要有“用户思维”,不能总是自嗨型写作。
在认识齐老师之前,其实我这一点做的并不好,因为我写文章倾向于写自己平时的所见所感所悟,也就是絮絮叨叨的碎碎念。因此阅读量很低,基本上没人爱看。
齐老师的“用户思维”,点醒了我。新媒体写作,我们为了就是有人来看,如果不能从读者角度思考问题,写出来的东西就很难有读者。
于是我就开始锻炼自己,多思考读者愿意点开的内容。结合时事和热点,构思文章脉络,凝练标题。
齐老师在书里说:“标题是一篇文章的门面。标题决定文章的打开率,内容决定文章的传播率。”
我发现只要我按着这个思路,稍微用点心写,它的阅读量就出奇的好。
例如,我蹭最近热播的《人世间》的热度,虽然我只看了第1集,但我用心写了标题,结合第一集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就写出了第1集的观后感,《〈人世间〉第一集,周蓉奠定令人生厌的基础?》。周蓉的观众缘很差,我用一个反问,代表我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周蓉不同的地方,引起读者兴趣。那篇文章的阅读量也非常高,并且很多读者留言说我分析得很客观,我受到了极大鼓励。这是精神上的收获。
最开始加入齐老师写作营时,我还写过一篇蹭齐老师热度的文章,《我比齐帆齐老师早两年入驻简书》,那篇文章在简书上第1天的收益就达到了150多个贝。
那篇文章,我分析了自己比齐老师早两年入驻简书写作,为什么没能比齐老师走得远。
当时我在大学付费报了许多兴趣班,一直有投资自我的意识,从小也一直是别人眼里的学霸。不论从学历、起点、资源,还是圈子,都要比当时的齐老师好很多。
我2014年就在投资自己,在简书写作,而齐老师2015年上半年还是工厂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每天要工作到晚上10点半。
说到底,还是因为我没能坚持在写作上深耕。也没能把握住互联网趋势,一直都是打酱油的心态在学习。
话说回来,写文章要想有好的阅读量,还是得抓住别人想看什么的心理。除非就单纯地想我手写我心,不追求这些数据。
②多平台发表
写一篇文章不容易,一定要多平台发表,发挥它的最大价值,因为你不知道哪片云彩有雨,就是大面积撒网随缘抓鱼吧。
在齐老师的指导下,我增加了发文平台。简书界面简洁易操作,是我的首阵地,每天日更一篇,大概收获20-60枚简书贝,多的时候到一两百贝。收益不多,但是数字增长总是会激励我更加地努力。
其次发齐老师推荐的几个平台,头条,美篇,微信公众号,百家号等。我一直坚持着多平台创作。这个思维是受齐老师课程的影响启发,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让自己的文章实现利益最大化。
加入写作营,我的圈子才慢慢被打开,我看到群里有很多小伙伴已经开始经营自己的公众号,我在这种氛围下努力耕耘,申请注册,现在已经在公众号发表30多篇原创文章。
在美篇20多天,也收获了130多个粉丝,达到了2.3万的总浏览量。我会非常礼貌地回关每一个关注我的人。
每个平台它的特色是不同的,因此,或许你在简书平台发的东西没人爱看,但是如果在娱乐平台就正好符合人们的口味,自然也就有可能成为爆款。就如我那篇头条文章,一千字,收入82元,目前还在增长。
所以我建议大家也要多平台发表,让自己的劳动,得到最大化的展示和回报,让自己获得更多可能性。
③不要着急,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齐老师告诉过我,你写的每一个字都不会白写,它们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你的力量。
所以别急于追求眼前的阅读量,你的一篇文章发表之后,兴许会在未来某天突然成为爆款。我们可以多研究一下平台推荐的机制,让我们的劳动事半功倍。
虽然刚开始在头条发文,收益一直都很少,读者也少,但我还是坚持发。没想到就是这样一天天的坚持,成就了这个小惊喜。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写个文章就成爆款,我前期40天的积累,是后期写出爆款的基础。
老师常在群里说:写作路上,剩者为王。文字路上,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齐老师当初在她学习时的写作交流群中,是最不起眼的一个。没想到一年后,她却成了坚持最久的三个人之一。因此才有了今天的齐帆齐商学院。
齐老师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这是切身可触的榜样力量,感染力极强。我自从认识她,便一直在坚持写作,没有一天间断。虽然我在2014年就注册了自媒体写作平台,却荒废了好几年,那时没有现在的这股劲和毅力,或许这就是圈子氛围的力量。
虽然今年才认识齐老师,有时觉得相见恨晚,但好在还是遇见了。她总说,人生中的很多道理都是好道理,关键是要看谁和你说。而她就是那个帮助我突破固有思维的人。
在2015年的时候,她还是工厂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后来她有机会通过妹妹的介绍,进入一个能接触电脑的公司。
她十分羡慕随时随地靠写作就能赚取收入,获得自由的人。她让大学生同事帮忙注册了公众号,《齐帆齐微刊》就这样诞生了。
从那时起,她一直坚持写作,同时还在简书平台创作。坚持了一年多,成为几家平台的签约作者,时间自由的内容创业者。
短短五六年时间,她通过写作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签约出版6本书籍,打造出个人品牌,实现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大跃迁。
我想我的能力并不比齐老师差,我缺的就是坚持和韧性。虽然我起步早,但却没能将写作这件事坚持下去,错过了好机会。
现在我不要再错过了!有句话说得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顺便提一句,我在写作营这20多天,竟然写了近六万字,超过了我之前8年的总和。妥妥印证了: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当然,我还远没达到质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如果你也想通过写作实现自己的价值,那么行动起来吧,不要再观望等待了!写起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尤其是现在的疫情期间,部分实体经济遭受重创,人们普遍觉得生活艰难。很多人无法出门上班,与其在抱怨中荒废时间,何不好好利用起来,让自己多一项技能,多一种可能!
我的写作之路与大家分享,共勉!我在路上,你呢?未来的路还很长,一起加油!
本文作者:于雪,齐帆齐商学院成员。
网名:岛民小事事儿
90后仙女,两男孩妈妈,体制内工作。2022年初立志写文,实现自我成长。欢迎围观,我们共同进步!
岛民小事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