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白描”引发的那场风花雪月
01白描腾空出世
传播师班课程倒数第二天的那个午后,在曾奇峰工作室负二层的课室里,曾老师准时出现,他习惯性用带着商量的口吻却不容置疑的开场白:“好,我们上课”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30位同学凝神望着曾老师,大概那时30个大脑都在转着同一个问题:这个写作课该从何开始呢?因为我们中的很多人,包括我从未上过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课。
曾老师不紧不慢地蹦出一个新鲜而不怎么陌生的词“白描”,让我们 “用白描的手法写一段情景。”同学们大概和我一样的感觉,隐隐约约听过、知道点,但不怎么确切。
不记得曾老师怎样解释白描的,反正他话一落音,不知哪来的灵性,我就笃定地知道已经搞明白了白描是怎么一回事。
找了一楼大桌子旁的位置坐下,我把手随意搭在的厚重的桌面上,木质的机理与我的手掌亲肤的接触,似乎它也带着曾老师一贯的温暖,让我有了一种踏实的支撑感。
吸了一口气,晃动了一下很久没有用来创作文字的笔,轻轻抚平在木纹的波浪中静静漂浮着的洁白的A4纸,我带着一点坚定落笔了。
整个过程里, “白描”相伴于我左右。
每当思绪中冒出一个句子,都会被“白描”审核一番。当有感而发、评价、分析蹭蹭往出冒的时候,“白描”会温柔而坚持的提醒,让我在有点憋的感觉中,实实在在感受到因节制带来的张力,它让落在白纸上的黑字神奇地变得真实、生动和丰富了,原来我可以把文字玩得不再那么干巴和飘忽了,这真是一个发现自己还有这本事的奇妙历程。
那是一段可以触摸到美妙流动在时空中的光阴。
趴在厚重的有质感木桌上,安静中笔尖悦耳的沙沙声久违而醉心,投入书写的我孩子般会偶尔分下神,抬头偷窥一下身边和对面同学,他们凝神专注的样子吓得我收回目光,乖乖咬着笔头在自己一方世界中,继续苦思冥想和奋笔疾书。
恍惚间回到了启蒙的日子,对笔尖流出的文字充满着新奇、快乐,透着纯纯的喜欢,久远的童年感觉在这间明亮的大房间里被悄悄唤醒。
是对面那一堵墙的大大的白色书架?
是这张长方形大大的带着梦幻一般木纹的桌子?
是空气中传递过来的同学们大脑里四溅的火花冒出的热气?
还是那个背着手笑眯眯的曾老师,轻步穿越冷气的清凉,带着一团暖意游荡在我们的身边,俯身关注着我们写作的进展?
我们被退行带到了快乐的纯真年代。
站在同学们中间,对着曾老师朗读我的白描作品,听到自己的声音与天井的玻璃天花碰撞,发出从未听到过的柔和的音节,一边念着,一边就喜欢上了那时自己的声音。
读完了,安静地看着曾老师。
他沉思片刻抬头说了一句意料之外的话:“你是语文老师吗?”
我下意识地冒出一句:“我是数学老师。”
一问一答中引发了同学们的哄笑声。
一位同学用镜头要走了我的白描作品,她说,这就是她心中的白描。
我有点得意,直到现在。
02 那场酒会
李煜玮——美貌与智慧集一身的班长,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创意和策划,我们有了那场毕业酒会。
夜晚的工作室,依然明亮而美好,迷人的灯光、音乐、美酒、色味交融的美食,还有换上各色礼服的美艳的我们。
素颜的我被同学们化妆、卷发,让我陶醉在镜子里那个有点陌生的美貌女子,班长特意请来的专业摄影师和工作室堪称上品的背景,把我们那夜的美丽得以精致的收藏。
吃好、喝好、美好的我们围坐在一起,仰头望着优雅地坐在高高凳子上女子,听着她们介绍心理传播和咨询的心得,安冬、武琛、任丽,我美丽的同学,竟然藏着那么多可以让我摄取专业营养的干货。
身处其中,幸福感悠然而生。
心中涌动着对这个环节的感动和感谢,酒会还可以让欢乐与交流如此般配。
任丽介绍了她的电影写作乐园,我的心动了一下。一周一部电影,五个100字以上的写作任务,一月一篇1000字以上的影评,听到后的第一感觉:我可以试试。
03 电影写作乐园
课程回到家中,白描的得意、酒会心动仿佛都被亚热带的风吹散了,心中空旷的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
有一天曾老师在群里问大家,你们上了写作课,在写东西方面有什么变化吗?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各自的进步;我说:“更写不出东西了。”任丽小窗私下对我说,你在打击曾老师的自恋。我就回了个“呵呵”。估计我这点小拳脚动不了曾老师毫毛,就一笑而过了。
8月的电影写作乐园开园了。接到任丽前两天的写作任务,我被莫名其妙的激活了。头脑异常活跃,从指间中流出的文字超越了写作任务,停也停不下来在键盘上跳跃。
我从没有的和文字如此的亲近,可以顺畅地让我写出想说的话,表现出想呈现的心绪。
我入迷地写了3000多字充满画面感的童年故事。
我走火入魔地写了5000多字的影评。
自恋地一遍遍泡在我的文字中,一遍遍斟词酌句地修修补补。
以为早已消失的灵感和灵光一闪的奇思妙想原来还妥妥地待在我的身体里,在写作中汩汩地往外冒。
原来我还可以继续有梦想。
这是一场由“白描”引发的风花雪月.
04 徐倩老师
第一次发了一篇稿子给徐倩老师,她赞扬文字很美,情感也很真挚,不过觉得我讲的故事不太适合用精神分析去分析,也不适合在工作室的平台发表。最后点缀的一句话:你觉得呢?让我在小挫败中心里升起一丝暖意。
在工作室圆桌派:讨论《我的前半生》中,我争取的围观群众的座位。发言不多,也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不过都淹没在唇枪舌剑的老师和同学们的论点中。工作室平台上发讨论摘要的时候,我从头到尾找了一遍,没有我的名字出现。虽然觉得情理之中的,但心中还是飘荡过淡淡的失落。不过很快就过去了,各种感受无声无息地流到潜意识或前意识中去了。我让自己不在意了,估计也没有其他人会在意。
有一天,微信中徐倩老师的头像亮了红点,有点惊讶地打开。她说“因为你的观点被整合到其他人的发言里,就没有把你的名字写出来,跟你解释一下,希望没有打消你的积极性。”后面跟着一个“小可爱在召唤你”的表情。
我在徐倩老师这段话前停留了很久,已经没感觉的委屈生生地被唤起,后面跟着的是被看到的丝丝感动,原来自己的委屈是被惦记的,这种舒服的感觉把那个委屈就渐渐的溶解了。
把我长长的影评发给徐倩老师,并称自己是打不死的小强,这有点不像我的风格,也许是徐倩老师给了阳光才会有我如此灿烂的放肆。
徐倩老师老师回复“好,我一定好好拜读。”
那天晚上,在昏暗的巴士站,我收到徐倩老师的音讯:“亲,找一些典型的插图给我吧!”
喜悦和激动瞬间流遍我的全身。
凌晨1点40分,我收到徐倩老师编辑好的文章。
换的题目,我只能说神来之笔,让影评的立意清晰,把我模糊的思路也理清了。
早上10点13分,徐倩老师来信息:“删了很多~,你看有没有问题?”
我回信息说:“没有问题,大部分觉得删的很好,只有一两个点有点小心疼。”
我又斗胆小小的放肆了一下。
徐倩老师问:“那里?”
这两个意料之外的字有点惊到我,停顿了一下,品味着它们出其中的真诚和切切实实的关切。似乎她比我更关心那些删去的小心疼。
这让我也认真地对待那一两个点小心疼了。
徐倩老师很认真地告诉我删去它们的原因。
文章在工作室的平台中发出,我衷心地对徐倩老师说:“谢谢你!”她回复说:“也谢谢你!”又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意料之中,我顿住了,停留在这个平常又与众不同的回复上良久。
不知为什么,每次徐倩老师简单几个字的回复,我的心总会被温柔地撞一下,可能她总是能够把普通的话语放在最恰当的地方。
在我们的毕业酒会上,徐倩老师身着白色T恤混迹在艳丽的礼服堆中。看着她举手投足的一个随意PS,就有压倒群芳实力,心想也许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徐倩老师,小我至少20岁的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