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一: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
最近在读的几本书之一是难度不高,但我一周多还没看完的,村上春树的随笔《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村上春树是知名的日本高产作家,当然,他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身份就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千年陪跑”。无论是村上言辞朴实的风格,还是这本书随笔的性质,阅读起来都应该轻轻松,可是难就难在他的观点太得我心了。
他谈写作圈子的事,谈写作者的生活方式,也谈自己写作中内心深处的感受,无论哪一方面,都让我有灵魂知己的感动,又对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作有着深深的敬意,所以我每天读上十几页就要停下来回味一番,就是信息量太大需要消化一下那种感觉。
在书中,村上春树谈到了持续创造的重要性,因为只能创造一两个作品的人根本不算进入了某个圈子;
谈到了他心中原创性的三个标准:风格独特,不断突破自己的风格,并且这风格经过时间洗礼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源泉之一;
也谈到了写作者的生活方式:他喜欢那种像打卡上班一样规律的写作方式(我也喜欢),而不是非要过某种刺激的生活;
还谈到了他对于修改的理解:写作结束后要留出时间把作品“窖藏”起来,养护过后再进行“大修”。
总之,这本书让我更向往写作,也对以写作为生的人产生了更多敬畏。
作业二:我的写作梦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从来没有过写作梦的,但知道很多人是怀着多年的写作梦,却始终没能够真正去写的。
比如我。
我从小就受老爹的影响,喜欢文字胜过口头的语言表达,也许那就是我写作梦的开端。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从小写作就有了两个不良倾向:一是思路狭隘,与他人的文字千篇一律;二是流于空洞,追求辞藻的华丽胜过逻辑的严密(当时哪知道有什么逻辑呢)和内容的深度。
至今为止,我写作的巅峰就是小学一次作文竞赛的二等奖,题目至今还记得清楚——《我爱家乡的树挂》(树挂:东北话,指雾凇)。那篇文章写得很动情,虽然记不得具体写的什么了。
后来,有博客了,我也用过;有自媒体了,我也写过;有写作的网课了,我也上过(若干)。
但肉眼可见,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成果,特别是自媒体时代那么多真正会写的人涌现出来之后,对比之下发现自己更是渣渣。
如果非要在近年找个高光时刻,大概就是在刘主编课上过的A稿了,毕竟拆书稿的套路化强,找重点,找故事,再辅以修炼多年的华丽辞藻,可能造成了有点写作功底的假象。
水平仍渣,但有幸遇到了同怀写作梦的小伙伴们,也坚定了加倍读才能长久写的信念。
所谓写作梦,未必是要成为大作家,但是必然是要把写作当作生命一样地深爱着吧。
作业三:对比两篇文稿
本课作业是对比《反直觉思考》和《自在成长》听书稿。
先上结论:第二篇明显胜出很多,因为它,说人话。或者引用格导的至理名言,它“与读者有关,对读者有用”。
下面,从三个方面做以对比,语言表达、结构处理和事例选择。
语言表达上,《反》使用了很多科学类术语和长句,比如从众心理、杏仁核、信息不对称和决策,不是说这样的词不能用,但是不能重度、高频使用;
否则,虽然都是干货,但是就像干吃粗粮馒头一样,噎得慌。
而《自》一文,句型普遍较短(符合汉语特点,很重要),表达很口语化,还紧密联系了“生活”的主题,读者很容易产生共鸣。
结构处理上,两篇都符合拆书稿的“坡道+三个重点+升华”的结构。
但是《反》的三个重点和对重点的总结,和全文一样,都感觉很不好懂,深入浅出对于写科普类书稿应该是很大的挑战;《自》的三点从“快乐生活、自我探索、修复创伤”三方面的智慧入手,不仅三个小标题很亲民,而且三方面相互联系,不足之处是三个点的逻辑联系不是很强。
事例选择上,《反》的例子其实是不错的,错在都是科学性太强的例子,不好消化;《自》虽然也讲到了“内啡肽”这种名词,但用的却是喝酒和登山这样的例子。
总之,《反》可以用来练修改,《自》更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