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心,五台山走出的学者
今日看到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陕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景天星博士在朋友圈里的文章,得知他的一篇大作,在【中国统一战线】杂志发表,题目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初心”与“真心”》,虽尚未阅读原作,但我判断文章会有真情实感分享给读者,一定能够给我等有所教益。
“一心”——是景博士给自己起的法号,或者是别名,他是个八零后,眼下还不是著名人物,所以旁人对之也不会有多少了解。然而,若是对国学里佛教禅宗和宋明理学等有所了解的朋友,自然会从“一心”两字判断,此乃高大上的两个字。
我想,这里面一定寄托着景天星的梦想和信念,折射着他人生的志向和目标。
与景博士是忘年交的好朋友,以往称呼他“一心”时,会在后面加上个称呼——“上师”。哈哈,几年了,即使拿到博士学位、继而成为正式宗教学者,每听到这个“上师”二字,他都断然不敢答应,常常以略有央求的口吻说,“李老师,博士和上师全免了吧,您叫一声小景,心里踏实!”
哈哈,我回答说,博士是名副其实的,而“上师”一称就当做将来完成时态——请提前接纳吧!
其实,坚持用“上师”这么称呼他,我是有心的,绝不是调侃。在一个“大师满街走”的时代,此类称呼(如上师、活佛等)往往不新奇,也不稀罕,但对小景的这样一个特殊称谓,透着我的认可和期望,也蕴含着美好的祝愿。
说起来,与小景老师结缘,是在四五年前的夏天,参加五台山禅文化摄影活动中。主办方在正式进入山门前,组织了第一个集体活动,由一位老师给大家讲授五台山佛教文化简况。那位讲课的就是年轻的他。
讲座的内容,大多是佛教的常识,也重点介绍了民间崇拜文殊菩萨的历史脉络和意义,印象极深的倒不是这些,而是作为一名向佛之人,他曾经十次徒步参拜五台山,依次朝拜五个台的文殊菩萨,还写下了十篇规规整整的行记——认认真真地记录了内心感悟。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对于从来没有朝拜、甚至不太熟悉五台山的朋友,大概不会体验和理解徒步朝拜之意味着什么——从山外走进山门、逐个分别朝拜东西南北中五个台、再去主要庙宇参拜进香,那至少是近百里的山路和石阶,倘若没有一点儿精神头儿和体力准备,是坚持不下来全程的。当然,对于传说中的高僧大德,或者来自西藏的密宗信众,完成这个修行的功课,可能并不让人惊讶。因为,人家本来就与俗人不同嘛,没有啥大惊小怪的。但是,当一个活生生的、面目略有黝黑的、操着地方口音的山西小伙子,以平淡谦和的口气讲述着不平常的亲身经历和感想时,作为听众,心里的反应可就不大一样了,自然也就会荡起涟漪了!
对小景老师刮目相看,也许就定格在那一瞬间,在脑海里留住了一个至今令我难忘和钦佩的印象——他是一个值得点赞的向佛修行人!
那次进了五台山,第一天就安排的满满当当的:登上了黛螺顶,在山上的寺院里过了夜,参加了住持大和尚(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的晚课。翌日四点半,又参加了恭请药师佛的去病求祥的法事活动,中午前下山,再上五台。小景老师一面陪同着我等一行把五个台转了一遍,还一面细致入微的讲解关于五台文殊菩萨的各种各样的传说和相关佛教礼仪常识。
两三天的观察和接触里,于心中确认了一个事实——小景老师堪称是五台山一带的“御前行走”级别的人物。这说法,不仅仅缘由于他是此行的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导游”,还是与山上大小寺庙里的大小师父们沟通的“桥梁”;其五台山佛教文化民间学者的身份,及其谦虚热情的朋友姿态,两者合为一体,内外相得益彰,让五台山的僧俗两道对他高度认可和接纳,所以我们一行的参拜进香及摄影游学活动由始至终一帆风顺。
五台山之行以后,我俩之间有了私下联系。虽不是交往频烦,但遇到一些佛教文化的问题,还是常常跟小景老师交流请教。特别是有了微信之后,在朋友圈里,特别关注他转发的与佛教相关的文章。比如说,有一篇与金庸先生学佛相关的文章叫做《【法华经】是佛教的精髓》,即从小景老师那里得来,通过认真阅读,了解到金庸在长子自杀之后陷入困境,甚至也想到自杀,但开始研究宗教问题(如基督教等),没有找到出路,遂埋头学佛,后来终于走向了某种解脱,其学经修佛的好多体验,结合我的体会,感到都很亲切、真实和可信,具有提示和借鉴意义。
就在前一段,与小景老师分享了一个学佛的经历和体会:那次上五台山之前,早已学习佛教多年,平时抄经诵经,却对自己没有啥特别和具体的要求。自从五台山上下来,遂开始给自己立规则,由一般性地诵读经书,改作每日里以大段整章背诵的精读形式。几年下来,内心深处的感受相比较,前后大为不同,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收获良多的自我感受的确很美好。
诚然,我对于一心的印象,不只限于那次五台山之行的短暂片段,而是有连续性的,就在那初次见面之后不久,他电话中告诉我,计划辞退当时的工作,搬到陕西省西安市,准备去西北大学求学,读宗教专业的全职博士,选择的博导是蜚声国内外的佛教大专家李利安教授。这个事儿,当时听了,还没有太在意,一是估计他还处在构想蓝图阶段,二来也觉得年轻人心里向佛,本来就该走这条路。
直到后来因公出差去了一趟西安,与一心深聊之后,才知晓了一些具体情况。
原来,为了考博、读博,他不仅自己辞去了工作,连他夫人也跟着一块儿辞了职,两个人一起到了西安——由拿薪水的上班族重新回到了靠领取助学金和勤工俭学的一对“穷学生”了。
于这些好似平平常常地叙述中,我受到震撼,真心感慨!
人生的历程中,总会面对“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坎节儿,特别是处于“菜鸟”的职场生涯之初级阶段,但又能有几个人敢于迎接挑战、放下现实既有的东西去拥抱梦幻一般的理想呢?又有谁真正敢于把自己归零,面对远方的目标去“重打鼓、另开张”呢?
今天上午,看到一心这篇公开发表文章的消息,尽管于旁人眼里,本非很了不得的事儿,却让我浮想联翩,想起来这些年里,小友一心起起伏伏的历程,“而今迈步从头越”,终于达到了一个高度,作为忘年朋友的铁陀,怎能不由衷地为他高兴和骄傲?!
二 一心,一个用心修炼的境界
学习《坛经》多年了,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也是一个学界老掉牙的千年话题——即“渐”与“顿”的关系和优劣问题。在公元七世纪前后,中国处于唐朝时期,发生了一件禅家传衣授钵的更换祖师的大事,最后以代表“顿”的白丁惠能胜过“渐”的上座神秀为结果,这个结果给中国乃至世界佛教文化的影响程度,当时的人们肯定估计不到的。
而后,惠能南宗不仅“顿”遍南岭一带,而且强劲“北伐”;两家一波高过一波的辩论中,南宗盖过“渐”派北宗,享誉天下。用事后诸葛亮的心态来看,“顿”与“渐”好像再无啥可说的了。难道这里头果真没有后人、乃至今人学子进一步思考、辨明的余地和课题了吗?
恐怕不然。
明末,有一位法号叫做智旭的高僧,对于“顿”与“渐”的区别曾经有一番高论,于今细细品味,真是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其曰:“理则顿悟,乘悟并销”;又说:“事非顿除,因次第进”。
解读即是:如果对一个道理思考,得出的结论不论是行止动静也好,前进后退也罢,都可能瞬间找到答案。这是“顿悟”可以大显身手的领域。但是,若果去做一件事,特别是完成一个正了八经的严肃的事情,就不能期望立竿见影、甚至一蹴而就的结果了。这恰恰是“渐修”模式的优势所在!
知与行,渐与顿,搅和起来,会常常让人晕头转向,而这位明代的僧人却分辨得如此精到和清晰!
以史实而论,关于“顿”和“渐”的讨论,唐朝的禅宗大师们并不孤独,也绝不是群山万壑中唯一的巅峰。事实上,唐僧们既有来者,也有先人。
先秦的经中之首《易经》里有一个卦,名叫【渐】,其以鸿雁在水中、树干、石头和陆地等情境递进作喻,讲述女子出嫁要正正规规,要符合道德礼数,以此告诫臣子和世人行事做功要依照规则循序渐进,不可随心所欲而离经叛道,做出逾矩违例的事情来。
后来,西汉末大学问家杨雄曾有一部著述,留名青史,他比拟天体星宿运动,仿照《易经》创立了自己解读宇宙的“天书”——《太玄经》。他书中的每一卦虽然是九爻,卦画亦复杂一些,不过,每一卦还是能找到与《易经》相互对应的卦来。有趣的是,在他的这部书里,与《易经》里【渐】卦所相对应的是【锐】卦。
多年前,我在北师大哲学院易学大专家郑万耕教授指点下,研读到这一【锐】卦时,可谓获益匪浅。杨雄在此篇中引用先秦诸子大牌荀子说的话作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记得读至此处,眼前一亮,一下子觉解了一个道理:渐道固然是一种潜移默化、移山填海的力量,但必须要有集中的聚焦点,即用心不可涣散,目标不可发散。所以杨雄用了一个“锐”字说破了渐道软肋,也用这个“锐”字作为约束条件来助力于渐道。
重点言之,就是这一个“锐”字,更加突出和深刻地阐释了先秦诸子中荀子提出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大道理。
何谓之专心致志、一心一意?
荀子教诲说,“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用今天话说,心天生就有认识能力,有认识能力就会有差异,差异就是同时知道很多不同的事情,就是两,然而最终还是有所谓一,不因为对这件事物的认识去干扰和妨碍对另一个事物的认识就叫做一。
在此处,我个人的理解是,渐道的成功离不开顿道——其实质就是一针见血、立竿见影,简单和精准(如【渐】与【锐】的关系)。而顿道亦脱离不了渐道,举例说,当年的惠能祖师一下子就顿悟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奥妙,然而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人间佛,却经历了十六年之久的逃亡生涯的考验历练。换言之,作为事功过程而言,十六年之久的蹉跎岁月,就是对他一刹那顿悟成佛的补充历练和实证考验。基于此,惠能并不比其他任何修佛之人缺少了任何次第和台阶。
俗话说得好,一心不能二用。这说明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是不可救药的,而且,更具体地说,“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只有目标专一,做到“功在不舍”,才可能达到目的,所以,几千年前的荀子教诲对今人也极具现实意义:“君子结于一也”!
现在的人,时兴“斜杠青年”一说,即把自己的名字后面放上多个名头,诸如各种各样的职务和职称,荣誉和资历,等等。真是让人担心,正如同当年逃亡路上惠能祖师点拨追来的惠明和尚的那句话:“哪个是明上座(指慧明)本来面目?”前文中,小景老师的新作正好讲得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话域里的初心和真心,我想他会有更深刻的解说。
结语 那边风景独好
跟小景老师,除了五台山,还一起游走过古都西安和洛阳。前面说过,接人待物,他给人很舒服的感觉,会自觉不自觉地总考虑别人,比如进出门,他会让你在先。他的夫人也是一位淑女,彬彬有礼,和善的笑意永远写在脸上。
跟一心沟通交流,也是一档子快慰事。我常常会在独自一人待着时候冷不丁回忆起来其中有趣和有道的细节,加以咀嚼回味,感到挺有意思的!
今天上午,跟他微信联络说,咱们俩此刻一老一少相差二十年,一南一北相距逾万里,一方面各忙各的,一方面还得交流联系,互相切磋。好像这多年,真的就像美国大片《兄弟连》那句话:“我们并肩,我们孤胆。”
半分钟之内,他回复说:“交往的三大境界:第一境界,你就是你,我就是我;第二境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三境界,你还是你,我还是我。”
活了大半辈子了,听到过的前人们关于人际交往的教诲可是真不少。记得老父亲生前多次说过的一句话,给我深刻印象:“孩子啊,远是亲,近是仇!”他老人家是在告诫儿子,物极必反,人际距离更是如此,过于近和远,都容易出现逆转。对比看来,出自一心微信中的“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就属于这种类似的反省和觉察。
为什么要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呢?
与身外之人、身外之物保持适度的距离,在精神上保持一颗相对独立的境界,就更容易保持一颗清净无为的心、不受打扰的心。
铁陀以为,这可能与荀子“一心”理念和小景老师的“一心”志向是异曲同工的吧!
师大铁陀写于2019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