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茶馆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主题征文第七期活动。

方俊沪飘了十年,还是回到了老街。快四十的人了,飘不动了,他的身体已经发出了警报,收拾好行囊应该还算得上是体面地回到了老街,在老街盘下了一家茶馆作为自己的营生。

在老街开茶馆如果不计较收入的话,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没有了朝九晚五的烦心事,方俊的茶馆就是几个朋友的聚点。虽然在外面漂泊十年,但方俊毕竟是在这条街长大的孩子,还是好几个小伙伴依旧生活在老街,都是四十上下的人了,是怀旧的年纪了,经常相约着到茶馆一起喝喝茶、打打牌、叙叙旧。

老葛是来得最勤快的,他最空也最近,再加上他现在是梧桐中学的总务主任,主管着学校的后勤采购,经常有人请客。可老葛这个人有点轴,他很少吃请,怕落人口实,又怕被人说不近人情,于是经常约人在茶馆喝点茶算是应付一下往来的人情。方俊经常嘲笑他,“何必呢,这年头吃点喝点只要不拿,就不会犯什么原则性错误,天天把供应商领到这小茶馆里面让他们灌一肚子水回去算怎么回事。你在这茶馆里面一坐就是一下午,一个包间连茶水带小吃也不过两百多块钱,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你在这里面收钱方便,不会被人看见。供应商也被你搞得云里雾里的,让你去吃饭不去,给你送礼不收,拉着他们来喝茶,这茶馆的消费要是贵点还能搞点回扣什么的,一下午你给人家整出去两百多,让他们付钱的时候连零头都不好意思抹了。”老葛回嘴,“老子这是在给你拉生意,要不是看在从小一起长大的份上,谁来你这破茶馆,也不知道把档次往上整一整,我堂堂一个总务主任来你这小地方,叫纡尊降贵,懂不懂?”每次离开,老葛都要冷嘲热讽一番,还不忘把方俊放在收银台的硬壳利群顺走。

老葛的总务主任当得很不顺心,庙小妖风大,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大家都想着清高,看不起整天和钱打交道的人,总觉得这样的人想不贪污肯定是不可能的,可明面上谁也不会把这个话讲出来,只给你一个大家都懂的眼神。老葛是年前换了一辆SUV,三十来万,贷款买的,想着家里孩子也念小学了,趁着家里二老身体也还健康,周末一起去周边逛逛的时候坐得稍微舒畅一点,就换了一辆车。可就是这车换得老葛糟心极了。校党总支书记张艺严马上就要退居二线了,是老葛的师傅。把老葛叫到办公室喝茶,给他点了一支烟,问他新车的情况,当然文化人的聊天方式肯定不是直来直去的,肯定是从新车的驾驶体验感说起的。说话听声,锣鼓听音,老葛也是一个明白人,听到书记说起车的事情,自然知道书记想知道什么,于是打着抱怨的名义,说起了现在车贷的问题。老葛说,买车是家里确实需要,但还是冲动了,一下子换了一辆三十来万的车,现在月供要将近7000,家里的生活都受影响了,小孩子上学要花销,老人看病要花钱,这年头到处都是伸手要钱的地方,都要问人借钱过日子了,真要是揭不开锅了,师傅可一定要帮忙啊。张书记打了个哈哈,把话题转移到老人的身体上去。老葛从办公室出来,表面上还是笑嘻嘻的,内心里却是一肚子火,好好的一辆车还没有体验够驾驶的乐趣,却成了别人关心和谈论的话题,最窝火的还在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暗示。书记为什么要来找自己谈话,肯定是有人在他跟前谈到这个话题,不是举报,如果是举办事情还简单明了,正式谈话是要有纸面材料的,还要签名确认。这些程序都没有,那就是闲聊,是在开玩笑,给你上点眼药水,还要让你念着人家的好,自家师傅是相信自己的,但架不住在他耳边念叨的人多,于是用这种谈话的形式来敲打一下自己,他快退休了,无欲无求,也不想管这些破事,可谁让自己是他徒弟,如果栽了他脸上也无光。

老葛很烦,这样的事情上哪里说理去,传他贪污受贿的声音都传到老书记的耳朵里,可没有人举报,老书记不能查实自己不能自证,他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就已经被宣判了。老书记找他是一个告诫,在这件事上他也无能为力,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人家说什么不说什么,谁能控制呢?老葛一烦,就喜欢往方俊的茶馆跑,两个人一壶茶一下午的时间就听老葛的抱怨,方俊是最佳的倾诉对象,他是从大城市回来的,和身边的这些小市民有着不一样的认知格局。老葛知道其实方俊完全不在意他的这些遭遇,可和他聊这些就是特别的舒心,很多时候自己只是开了一个头,他就能猜到自己即将面对的困境是什么,也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什么才是最佳的解决途径,更能讲清楚自己为什么总是会采取最笨的方式去应对,自己内心底里所有的想法甚至自己不能讲清楚的想法都被他揣摩得一清二楚,并且分析得明明白白。大城市打拼过,又能及时从那个漩涡中抽身回来的人总是特别通透,看穿一切。

方俊是真的不在意老葛所谓的烦恼,在他看来,这不过是老葛文青病发作而已,读了一点书,有了一些坚持,所以对很多人很多事有了一些居高临下的俯视感,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心理上的优势没有办法得到体现,就有了落差,就开始埋怨。老葛幸亏一直在校园里面待着,要是让这样的人去职场摸爬滚打,早被打击得体无完肤了,一点委屈都受不得怎么可能做成事呢?一所学校的总务,总务是什么,总务就是后勤啊,后勤就是给人服务的,给人做服务工作的谈什么尊严,连最基本的工作性质都没有搞清楚,怎么可能不委屈呢?但这个话是没有办法明说的,老葛最在意的就是他自己的坚持,他读这么多书,当这么多年老师,要是连尊严都不要了,他也就不是老葛了。老葛的问题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如果他自己意识不到这些,那他只能永远痛苦下去,作为他的朋友,能做的就是理解他,认同他,安慰他。在老葛的心里,他真的不清楚这一切吗,不可能的,一个快四十岁的人了,要是连这点认知都没有,他怎么可能爬到总务主任的位置上去,他来茶馆诉说不是来寻求解决的方法,他来这里只是想把这些说出来得到认同罢了。

方俊在意的是老葛这个人,茶馆里面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和方俊称兄道弟的也不少,可能算得上是朋友的却不多,老葛算一个。在这个年纪,还能像老葛一样有所坚持的不多了,相比听老葛的抱怨,方俊更害怕和其他的所谓朋友坐一起喝茶聊天,那简直就是一种煎熬,比这个更恐怖的是方俊在这些聊天中是活跃分子,话题的参与者、组织者、引领者。一群中年男人的聊天喝茶,话题无非就是那么一些,云山雾罩的国际政治、似是而非的国家政策、庸俗不堪的女人八卦以及永远绕不开的和钱有关的话题:工作、房子、车子、股票等。方俊总是一边高谈阔论,一边暗自鄙视,他自己也搞不懂自己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的,明明很讨厌谈论这些话题,但是聚在一起的时候又只能谈论这些话题。想做到真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起码方俊知道自己是做不到的,老方说美利坚的三权分立才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政治体制,老李说俄乌冲突背后都是老美在捣鬼,老夏说明星都是傍大款靠睡上位的,这年头女人只要一躺就能成功……方俊谁都赞同,他不想问也不敢问他们这些论断的依据是什么,因为他知道,只要一问,大家连表面的和谐都做不到了,谁都知道自己在瞎扯,但就是在这样一遍又一遍地瞎扯中强化了自己的认知,把一些原来自己都不大相信的论断说到自己都相信了。但这个相信是浮在虚空之中的,是没有根基的,是不能问的,你问就意味着不相信,要让你相信是要给出证据的,而证据这个东西是心诚则灵的,没有人会为了自己的一个谈资去准备论据。谁先认真,谁就输了,方俊不是那个认真的人,他只是在自己的茶馆里迎合着客人。

方俊理解老葛的痛苦,但不认同老葛的行为。老葛最大的痛苦是他既想赢得身边人认同,又想保持自己的特立独行,方俊半真半假地嘲笑他,你这是既想又想还想,这世上的好事怎么可能让你一个人全占了呢?如果不想被人在背后说闲话,最简单的做法是离开那个位子,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对人有意见,而是对那个位子有意见,谁在那个位子上都是一样的,只有离开才能彻底改变这种局面;最难的就是改变自己的观念,要么就同流合污,要么就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老葛翩翩不是这样的人,他一边在意他人的目光,一边又坚持自己的理想,所以痛苦。

相比老葛,老夏才是方俊这一拨小伙伴中最通透的一个人,离异正单身,年富还多金。他很少来茶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趁着还能潇洒的年纪好好享受生活,KTV、酒吧、会所、棋牌室,如果这些地方找不到的话,那要么是旅游,要么演唱会、音乐节一类的场合可以找到他。老夏还特别时髦,喜欢拍短视频记录自己的生活,美其名曰要抓住青春最后的尾巴,给自己即将到来的老年生活留下一点念想。方俊看过他的短视频,还有模有样的,拍摄剪辑都有一定的水准,已经积累了十来万的粉丝,在老街算是一个知名的小网红了。方俊还感慨,确实人不可貌相啊,以前的老夏连网络游戏都不太会玩,现在一部手机都能拍出这么多的作品,兴趣总是会让人进步的。可这个感慨没有维持多久,就被揭穿了,老夏压根不懂拍摄剪辑,他走上这条路当初是为了追一个学摄影的大学生,装成一个网红雇用人家做技术指导,一来二去的,人没有追到,自己倒是成了网红了。成了网红了,老夏追女人就更方便了,再加上老夏本身就不缺钱,又舍得花钱,正是现在年轻姑娘们追捧的叔圈代表。“老夏现在啊,经常打着换剪辑师的名义往大学城跑。”说这话的时候,方俊总能听出一点酸溜溜的味道。

方俊不喜欢点评别人的生活状态,能说什么呢,说了又能怎么样呢,都是成年人了,还能因为别人的一两句话就改变自己的三观吗?方俊从不做这样的奢望,如果有这样的能力,最应该改变的难道不是自己当下的境遇吗,有谁会对自己当下的一切保持百分百的满意呢?连自己都改变不了,还想用言语去改变别人,那不是痴人说梦吗,又何必给别人添堵呢。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老夏也喜欢和方俊在一起聊天的感觉,他虽然来得很少,但每次一来就要找方俊待上好久,甚至好几回都是聊到茶馆打烊了才出门的。和老葛只聊他自己的事情不一样,老夏喜欢聊两个人共同的过去,两个人都是在老街一起长大的,有太多共同的回忆了,甚至连工作之后两个人认识的人里面都有一些交集。老夏和方俊在聊这些人和事的时候都是很轻松的状态,没有贬低也没有抬高,只是交换一些信息,感慨一下人生。方俊很是诧异,生活在灯红酒绿之中的老夏居然有这么平和的心态,和别人口中的老夏差了十万八千里。他喜欢这种聊天方式,没有高谈阔论,没有低俗萎靡,没有尖酸刻薄,没有怨天尤人,纯粹的聊天,聊琐碎的生活,聊期待的未来。这才是正常人应该聊的话题吧,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天下大事,波澜壮阔呢?现实生活还是美好的,也不必指天骂地,看处处都不顺眼。

老夏虽然是一个小网红,但他却从来不在老街拍段子,在老街他还是老夏,网红夏老板一直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从来不在老街出现。老夏在这一点上区分得很清楚,老街是现实的生活,网红是展现给别人的生活,混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会带来失衡的,他从不把外面的东西带回老街,比如他的幕后团队。老夏的幕后团队只有一个人,女大学生晓雪,以前是小梅、小月,以后应该是小风,有朋友带着三分嘲笑、三分羡慕、三分嫉妒加上一点分析的口吻说,总要把风花雪月凑齐的,然后向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目标进发。老夏只是笑笑,不说话,不承认也不否认,总是有人喜欢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摩别人的行为,用上这么一种风轻云淡的语气轻描淡写地勾勒别人的生活图式,解释是没有必要的,即便能讲清也无法证明,你认真他就承认错误,转头又继续这个话题,那又何必解释,他的想法,他的说法和你的生活压根没有一点关系,说了又能怎样,自己的生活还不是自己在过。老夏毫不在意他人的说法,他的生活依旧潇洒。

在老街,方俊开着他的茶馆,一到节假日,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都是天南海北的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茶馆的生意在这样的日子总会好上一些,方俊却不喜欢这样的日子,茶客们占据了一个个包厢,关上了房门在里面说着他们各自的欢喜,服务员忙碌不过来,他要上去搭把手,添水、送果盘、清扫、结账,忙碌得不可开交。在这样的日子里面,朋友们也从不出现,他连想找个休息的理由都没有。方俊不喜欢这样的日子,在他的理想中,他应该在茶馆的二楼靠着窗,看着楼下的行人来来往往,他们谈天说笑的声音隐约可以听到,但不是很清晰,也不需要清晰,那是别人的欢乐,只需要看见就可以,不必去参与。如果有朋友在,那么就喝茶聊天,只是聊天;如果没有,那么就喝茶看书,温一壶月光下酒,看这摇摇晃晃的人间,愿你,归来仍是少年。可惜方俊开了茶馆,仍旧过不上他想要的生活。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方俊总是这么安慰自己,起码自己还能在老街开着一个茶馆,起码在不忙的日子里,还能和朋友们一起喝茶聊天,在闲暇的时间里,也能一个人点香看书。这应该就是自己梦想的生活了,在老街才可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时候每到冬闲时,喜欢跟着祖父上街喝茶听书。老街的茶馆就在镇的最东头,刚踏入镇上的第一个热闹地方。茶馆旁边就是老虎...
    艾冰台阅读 3,490评论 0 7
  • 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将华夏文明、印度文明、罗马文明与埃及文明这四大人类文明汇聚一点,这个...
    乐尽天真且陶陶阅读 4,969评论 2 3
  • 承载着你童年记忆的那条老街如今还在吗? 有些或许已经淹没在了时间的长河里,变成了高楼大厦,让背井离乡的人再回来...
    快乐猪大头阅读 8,374评论 5 292
  • 【本文作者:铁波乐成火平;摄影:完 璧】 (又名:成都茶馆谁最牛) 成都人喝茶自古有劲。据1935年的成...
    完璧阅读 5,543评论 7 26
  • 喜欢老街,喜欢那磨得光滑的青石板,喜欢那窄憋而弯曲的街道,喜欢街上那不知传了多少代的店铺,还喜欢那老茶馆。 一个冬...
    云起龙飞阅读 7,061评论 20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