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全家人一起到苏州来,孩子和他爸一起去苏州糖果乐园玩,我到苏州倚谦学堂参观学习,和老师聊天中还是很多收获的。走进小区外围的环境感觉很一般,而走进学堂让我眼前一亮,环境布置得很舒适,花草打理得井然有序,刚巧碰到周末班孩子课间休息时间,孩子们在一起搭积木。环境创设对一个学堂来说也是很重要,舒适的环境对孩子大人来说也是一种滋养。
我一直想要找走读形式的学堂,然后和孩子一起学习读经。白天一起上学,傍晚一起回家。因为觉得读经典固然是好,但儿时父母的陪伴,家人的照顾还是很有必要的。但目前在身边还没有找到我想要的学堂,既然找不到,是不是可以考虑自己去创造呢?
老师在陪伴孩子过程中会顾及孩子的实际情况,毕竟幼小的孩子专注力不长,那就适当换换花样。看似也都在读经呀,课上穿插识字卡,名画之类的,也是一种读经方式呀,美术读经,音乐读经。经典音乐就当背景音乐循环播放着。
也许是前阶段都是循环播放着经典,一章一章循环播放着一周或者十天,不知不觉中孩子熟悉了点。这阶段当我拿书读的时候,孩子居然可以跟我开始读了,五分钟,十分钟慢慢过渡,感觉已经有很多的突破了。比如昨晚读为政第二,居然一起读了前面八段的内容近十遍。内心窃喜呀,可喜可贺。当我放下一定要读多少的心,当我开始自己每天读一点,而且越读越喜悦,当我每天醒来都打开国学机播放,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起作用。就如我们播种子,我们只顾浇水呵护,至于何时开花结果自有属于它的时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们更需要善于等待。
日记星球写作蜕变之旅,第136篇,我感恩自己每天的选择,我相信滴水穿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