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这里:
将暝的夕阳,把他的“问路”在背河的土阶上折成一段段屈曲的影子,又一段段让他们伸直,引他漫步越过垛面,坐到临水的石级旁的土墩上,背向着长堤风尘中疏落的脚印;当牧羊人在空际振一声长鞭,驱饱食的羊群归去,一行雁子没入白头的芦丛的时候。
脚下,河水澌澌地流过:因为入秋,萍花藻叶早连影子也枯了,水越显出清冽;多少年了,它永远遂和又寂寞的轻轻唱着。隔河是一片茫茫的湖水,杳无边涯,遮断旅人的眼睛。
故事里的人是这样的:
——而他,仍以固定的姿势坐着,一任与夜同时生长的秋风在他疏疏的散发间吹出欲绝的尖音:两手抱膝,竹竿如一个入睡的孩子,欹倚在他的左肩;头微前仰,像是展望着辽远的,辽远的地方。
他是一个漂人,能够在细微处察言观色:
听着冲茶时水声的徐急,辩出了那茶房是谁,于是亲狎的呼着他的小名,道一声辛苦。
也有着自己的看家本事:
然后,从大襟内摸出一面磁盘,两支竹筷,玎盯铛铛的敲起来。我不能说这声音怎么好听,但总不会教你讨厌就是了,在静夜里,尤能给你意外的感动。盘声乍歇,于是开始他的似白似唱的歌,他唱的沿河的景物,一些茁蔓在乡庄里的朴野又美丽的传说,他歌唱着自己,轻拍着船舷的流水,做他的歌声的伴奏。
他的声音,清晰,但并不太响,使留连于梦的边界的人听起来,疑是来自远方的;但如果你浮游于声音之外,那你捕捉灯下醉人的妮语去,它不会惊破一分。
然而他终究是一个漂人:
船俯身过了桥洞,唢呐儿第二次响起,不管有无上下的客人,照例得停一下的。他收起盘子里零散的钱,掖了盘子,向客人们道一声珍重,上了岸了,踏上了迢迢的归路。长堤对于每个脚履的亲抚都是感谢,何况他还有一根忠实的竿儿,告诉他前面有新掘的小沟,昨天没有的土冢。夜对于他原是和白昼一样。龙王庙神龛下的草席又在记忆中招诱着他,所以,虽然处处风作被,他仍旧要返到他的“家”里去。他走着如走在一段平凡的日子里。
作家用笔写下记忆里的某个村庄,某条河流,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早起的雾蒙蒙,乘船时的疲惫和倦怠,船上来到的一位故人,穿插着回忆故人的往事,最后看向这日日不曾变化的村庄和永不停息的河流。
作者用笔记下自己怀念的人,事,景,没有那么多的意义和解读。就用自己的平常心去感受,让自己也回到某个记忆片段里,让自己得以短暂的怀念,疏解了心里的不适。
多读书,读不同的书,多写字,写不同情况下的字,让自己活得再自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