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起来,家人已备好热腾腾的咖啡和面包。坐在南窗前,边吃边浏览手机。一种“小确幸”油然而生。
手机可谓是幸福伴侣,至少占每人幸福指数的四成以上。而微信更是手机中的战斗机,又让幸福指数至少提升三成以上。一切喜怒哀乐,一切八卦趣事,一切要闻大事,一切谣言恶搞,一切煽情鸡汤皆可形于小小微信,在朋友圈广为流传。根据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Stanley Milgram)研究发明的“小世界方法”,通过朋友圈,每个人在六步之内,就可以联系上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一个人。这就是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不信你可试试。
闲话少说,先来说说稍早朋友圈群看到的一则微信“你失踪了,会惊动谁”(转自公众号“环球文摘精选”)。说的是一位白领居住小区停电三日,用不了手机和电脑,完全断绝了与外界联系。苦等三日终于来电,急不可待打开手机,一心想微信短信QQ邮箱等会有潮水般的问候信息。然而手机很平静,只有三两个好友随便问了句:在?就没了下文。谁也没有记挂你为什么三天突然失联。打开QQ邮箱和短信,倒是有大量未读信息,一看全是垃圾广告和天气预报。正莫名伤感之际,突然接到家人电话,开口便问这两天怎么都关机,老妈老爸都急死了,再联系不上,就要动身来找了!
好感人的一则人情冷暖故事。然而粗看则罢却经不住细推。且听我进一步解读。从大众角度讲,一人失联三天,如有单位(单位人自然会联系,除非假期和请假);如家人远在它乡,平时常联系吗?如不太联系,家人自然不会牵挂;是生意人吗?如生意好自然会有业务联系;宅男(女)?沒有男女朋友?。。。所有一切暂且不管,停电前手机总还有电吧,如真有心,完全可微博短(信)各类群预留“停电暂失联三天”。既然你玩无故失踪,又何必感叹人心不古?
突然想到去年底巴里岛火山活跃,外交部明明预警国人小心出游。但就是有少部分人我行我素,硬要出游。自己不计后果也就罢了,等真的巴里岛火山烟雾大到影响飞行,一票难求,不能归国。我国住外大使马上联系国内民航专机前往撤离滞留游客。惹外国游客羡慕不已。但就有少部人国人不但不感谢祖国关怀,还抱怨什么回家还要自掏腰包。兄弟!这不是撤侨,是你自己不听预警。能想办法帮你接回家已属大幸!!这就是典型的“巨婴”人格!再说前文三天失联事件,诉说家人最亲自然没有问题。但我们不能做“巨婴”人,一切从自我出发。如要人关注(心),务先关注(心)人,如要煽人情也必先有真情。
又记得曾经看到某微友转发的一篇文章“落难向同学借钱,四人只有一人肯借,八年后他让那人有了百万身价”。具体故事不讲了,大家一看标题就会产生人情淡薄,知恩图报的感动。然而我认为如此脱离一定情与境的故事只能姑妄听之。落难同学嘀水之恩,涌泉之报自然让人起敬,但绝不能站在道德高地苛责当年不借钱的同学。
在伦理学史上,澳大利亚哲学家彼得·辛格曾提出著名的“池塘论证”:假如有一个池塘,一个小孩落水了,如果救他,可能弄脏你的衣服,那么你该救他吗?答案显而易见,再贵的衣服也无法与一个生命的价值相比。我们不救这个孩子,就会对他的死负有道德责任。如此问题也就来了,如果这套衣服值200美元,而你不用这200美元购买食物和药品,送给那些世界上正在挨饿的孩子,就等于你看着他们活活淹死。所以,对于他们的死,你也就负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这就是伦理学上所谓的“道德绑架”逻辑。这种逻辑在现实中很多。比如,人人都少吃一根冰棍,我们就可以让一个县的贫苦孩子都能免费吃饭;只要每人捐出一块钱,我们就可以解决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只要我们每天节约一张纸,一年下来,就有多少森林免于砍伐。
这些话乍听都对,但经不住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推论。根据“罗辑思维”公众号创始人罗振宇意论述,我们不能把具体情境下的道德,抽象为没有具体情境的道德原则。一旦无限放大,就会得出虽然正确但十分可笑的道德结论,如有钱人把钱花在打扮自己、吃得更好、买好车好房是不道德的,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挨饿。其次我们不能把你对身边人,对具体情境的有限道德责任,扩张为无限的道德责任。如此也会对社会上某些正常的行为,得出不负责任的评价和谩骂。如中国有个企业家,给泰国儿童捐了钱,结果一片骂声。你为什么不爱国,为什么不把钱捐给中国儿童?还有个企业家,给哈佛大学捐了钱,也是一片骂声,为什么不捐给中国大学?
道德高地谁都可占领,但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一种推波助浪,一种群情呐喊,就是最丑陋的作假。 记得某位哲人说过,真正的道德不应该变成对他人的指责,而应该回归到对自己行为的自我反省。如宋明理学家大力提倡的针对所有女性“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及当今动则提问的“母亲和女友双双落水先救谁”,恰恰是最不道德的虚伪正义和道德绑架。
写完文章,不觉已是未时。柯南来到身边“汪汪”两声,仿佛在说:“主人,你不吃,让我也陪着不吃,你觉得这样道德吗?”听罢汗颜。突然看到桌上两本正在看的书《周易江湖》和《极简宇宙史》,又是一凛。你人在官场,却心系宇宙,向往江湖,你何德何能,妄评道德。顿觉意兴澜珊,先前的一点“小确幸”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