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纠结:工作一天回到家,只想躺在沙发上静静,结果孩子在你面前张牙舞爪,要拽着你一起玩。
玩吧?累呀,孩子玩的游戏幼稚地可笑,玩一会儿就烦了。不玩?孩子又怎么会轻易放过你,两三岁的孩子直接把你当肉垫子蹦蹦跳跳,再大点的孩子直接说,“妈妈你不爱我”,一句话让你的心凉到尘埃。
这时候把手机扔出去就皆大欢喜了,你躺在沙发上难得清静,孩子躺在你身上安静地玩手机,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谁都知道玩手机的危害,可能会损害孩子的视力,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和想象力,但架不住孩子喜欢,家长省心。在家里,外出吃饭,还是出门旅行,手机都是让孩子安静的最佳武器。
《最强大脑》的科学判官魏坤琳,人称Dr.魏,写过一本关于孩子大脑培养的书—《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在这本书里Dr.魏指出,电子产品孩子能不用就不用,特别是对低龄的孩子。
01 孩子晚接触电子产品,防止视觉缺陷效应
孩子从出生就积极接受外部信息,发展认知、运动、语言和社交技能等。有研究表明,通过电子屏幕学习的孩子,不如在现实中接受真人教学的孩子效果好,这种现象孩子越小就越明显,这就是视觉缺陷效应。
Dr.魏在《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中提到一个实验:把2岁的孩子分成两批,第一批坐在实验室里,刚好能看到是窗外的人,那个人在表演藏东西。第二批看电视,电视里的人在表演藏东西。电视里的表演跟第一批孩子看到的真人表演一模一样。
观看结束后,让孩子们去藏东西的地方找藏的东西。结果显示,看电视的孩子更难找到,看真人表演的孩子则容易得多。这说明,虽然看的是同样的表演,但孩子通过电视获取到的信息,不如亲眼看到的现实生活中的信息。
孩子透过电子产品接触的虚拟世界,是经过设计且带有盈利目的,孩子看到的并不是全部的世界。现实生活中孩子可以动用手眼耳鼻等感官器官,全方位的感知世界,获得全方位的刺激。
从视觉缺陷效应的角度看,孩子接触电子产品越晚越好。但完全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也是不可能的,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难想象一个完全不会用电子产品的孩子,将来如何生存。
因为电子产品的普及性,美国儿科学会2016年修改了对孩子看电子荧屏时间的指导意见,把孩子的使用时间从2岁放宽到了1岁半。但这并不意味着1岁半以后的孩子就能敞开了玩。毫无节制的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指望孩子自我管理,就是天方夜谭。
针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Dr.魏给家长提出了八个字的建议,那就是合理约束、巧妙选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要有度,同时家长要做好引导,选择适合孩子、副作用少的玩法。
02合理约束: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要有章法
让孩子有节制的使用电子产品呢,Dr.魏提出了3点:限制时间、限制场景和提供替代方案。
- 限制时间
美国儿科学会关于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建议为:2-5岁的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除了限定总时间外,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单次时间也要进行一定的限制,比如一次不超过20分钟,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约定好时间就要执行,可以在快结束前的5分钟,2分钟时提醒一下孩子,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也做好必要的收尾。
- 限制场景
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中还列出不推荐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场景,比如:吃饭时间、睡前1小时、卧室、亲子游戏时间。特定场景不使用电子产品,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休息,获得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这一点很多家长做得不好,有的孩子不爱吃饭,边让孩子看电视边给喂饭,孩子忙着看电视,咀嚼不充分影响消化吸收,孩子没有吃饭的概念,容易引起厌食,还有安全隐患。
- 提供替代方案
我上大学的时候,很多男生沉迷游戏,从早到晚都泡在网吧里,很多课考试不及格,拿不到学分,连学位证都没有。这就是初高中的时候玩游戏被限制,上大学没人管就报复性的玩,最后把自己的前途玩进去了。
限制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和场景,就像是治水时的“堵”,能解决眼前的困难,却无法从根源解决问题,提供替代方案才是“疏”,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替代方案,就是让孩子除了玩电子产品,还有更多好玩的事情可做。孩子觉得好玩的,不一定是昂贵的玩具,家里现有的东西都可以当成孩子的玩具,比如勺子杯子,沙子面粉,都是孩子喜欢玩的。
再比如外出运动,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不太挑场地,小区里都可以玩得很开心,还可以画画弹琴做手工看书,自制闯迷宫、穿越火线等游戏,这些都可以作为替代方案,让孩子打发时间消磨精力。
孩子在约束时间和场景内使用电子产品,父母还要干涉孩子做什么吗?当然要,选择适合孩子的产品,充分利用电子产品的优势,才能让孩子扬长避短,收获更多。
03巧妙选用: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Dr.魏提出了给孩子选择电子产品的三大原则:互动性强、创作性强和实用。
- 互动性强
安安静静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是互动性最差的方式。孩子只是眼睛盯着电视,处于被动输入的状态,大脑没有思考,也就不会有成长空间。
可以让孩子玩一些体感类的游戏,或者是跟着电视做运动,模仿人物的语言动作等。通过主动输出调动孩子的感觉器官共同反应。
- 创造性强
创造性强,是要能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不单纯做一个看客。可以让孩子玩一些创造性强的游戏,比如画画类的涂色涂鸦,弹琴类的游戏,人机互动类的课程等。让孩子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手眼协调运动。
还可以让孩子拍照、修图、拍视频等等,不管是构图还是选材,都需要动脑思考,同时也能让孩子有一定的成就感,意识到电子产品是一种有用的工具,也激发孩子开发更多的功能。
- 生活化、实用
对大人来说,电子产品的功能除了娱乐,还有工作、学习、社交和生活,只要带手机出门,就万事大吉。地铁公交刷手机,买东西付款刷手机,地图导航用手机,出门打车用手机,一机在手全都有。
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也要侧重生活和实用方面,比如教孩子查地图,利用搜索引擎和相关的APP找好吃的餐馆,好玩的游乐园,想要的玩具等等。让电子产品成为生活的助手,让孩子成为它的主人,而不是被它控制。
对孩子来说,他对电子产品的态度取决于父母对电子产品的态度。如果爸爸妈妈用电子产品玩游戏刷视频,孩子就会把电子产品当成游戏机。如果爸爸妈妈用电子产品工作学习,把电子产品当成辅助工具,孩子就会更看重电子产品的实用功能。
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不是老鼠儿子天生会打洞,是天天看着鼠爸鼠妈打洞,耳濡目染学会的。在为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犯愁之前,要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是网瘾青年。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效果会比粗暴的管制好得多。州官能放火,百姓也能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