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要驯化ta吗?
驯化这个词,好像听起来不人性,物化了人格。在我看来却也是对于两个人关系演化过程的准确描述。驯化也从来不是单向发生的。无论你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那一方。你靠近ta,让ta了解你,接受你的同时,你也在适应ta。有意或无意,你们都在被对方改变,在被塑造。塑造成能更好地成为“你们”的两个人。这个过程,就是我想说的“驯化”。
为什么叫“驯化”?我们现在家养的,宠物,动物,家畜,一开始并不是这样依存于人类生活的。人类走进他们,驯养她们,让他们为人类服务,换取人类保证它们终生的温饱和栖身之所。达成这样一种无言的契约。你以为这个过程被驯化的只有动物吗?当然不是。人类同样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习惯于不再需要亲力亲为那些重体力活。甚至习惯于把动物当做家中的成员之一。这何尝不是被驯化了?
只不过,人对动物,是有计划,有意识的改变。人与人之间,几乎就是下意识里发生的了。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人,仿佛身处一个莫比乌斯环。不由自主,周而复始。从陌生,到相识,到互相驯化,再到想看两厌。然后换下一个人。从头再来。也会在蓦然回望的时候,短暂回想,发觉轨迹总是相仿。然而也无力改变。
如果不这样,又能怎样呢?
为什么总在循环里?因为想追求相守一生的最终理想。哪怕大多数情况下,能做到最好的结果,不过是相守一时。然后至少其中一个人毫无留恋地转身离开。当然,考虑到人生也并不会无限延伸,时间跨度其实也十分有限。所谓的最终理想和实际得到的,其实只有时间长度的区别,过程环节其实一样不差。好像也可以接受。与其在原地坐等一切消逝,尽己所能地去拼一下完全不亏。这是双方能互相配合完成一个阶段性的驯化过程的情况。如果其中一方不配合呢?可能就没那么自然顺遂了。一个人蠢蠢欲动,另一个心如止水。一个精心谋划,一个只想逃离。真是一幅让人不忍直视的画面。
为了避免让自己陷入这样的难堪,可以尝试前置一些考量。比如,走进一个循环真的是一段关系最好的去向么?喜欢,欣赏,就一定要驯化么?把一个独立行走的个体,改造成驯化关系的一部分。是变好了还是退化了?这些问题都是开放式的。没人能给出标准答案。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取决于你的想法里各种因素怎样排序。
感情的非理性成分让这件事成了生活中所剩不多的,让人说不上来简单直接和深思熟虑究竟哪个更有效的抉择。它太私人,又太脆弱了。没有第三个人能参与决策,当事的两个人需要同时在思想和行为上达到同频,才能让它存活下来。可是但凡两个人都选择了感情至上并愿意为之付出,它又能迸发出超乎你想象力极限的张力。我不想把这个问题扯到唯物还是唯心的讨论上。你可以说是感情中两个人的意念力量作用,也可以说是感情给两个人注入的动力和勇气促使他们可以解决实际中的难题。不论哪种说法,听起来都是玄之又玄。事实上,这样的事也的确不那么经常发生。
人与人的驯化关系难以像人对动物那般稳定,长久。因为人有更多的思考。而且自己可能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思考功能会上线来维护在驯化中被修改的程序。哪怕是暂时稳定的驯化关系,在有限的时间里,影响到的深度也十分有限。身体的排异反应会不时地告诉你,原来的你是什么样子,处在浅层的驯化状态会随着时间向内延伸,和深处的自我碰撞,battle。如果刚好驯化关系处在甜蜜期,驯化状态能量充足,加速蔓延。然而那个自我并不会被消灭,它只是收缩到了更内部。等待着日久天长,感情淡化,再找机会收复失地。令人悲伤的事实是,能战胜时间,天长地久的驯化关系实在少之又少。自我的收缩一次一次等来了反攻倒算的机会。当自我又一次彻底把曾经共同努力组建的驯化状态赶尽杀绝之时,这一段驯化关系也就自然走向了终结。
那么,上面这些究竟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写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