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基础是历史

        今天听到这样一个观点,觉得有一番道理。

        孩子对于学习语文还是有一定天赋的,因为喜欢看书所以语文成绩也不差,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处于一个瓶颈期,不差也没有应有的好,几乎没有什么大的长进。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古文的阅读理解做的不好,实词的意思记不牢,虚词的感情感觉不敏感,断不了句。越做不好越不想做,导致了恶性循环。二是不会写议论文,论据不能很好地为论点服务,立意不明确。以前认为这就是语文的两个模块,缺啥补啥呗。

        今天听了这个观点,我得好好反思一下。孩子上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学期就没有历史老师,孩子们对于历史那一点点的兴趣已经随着今天自习,明天换个代课老师,后天自习这样的折腾消失殆尽。所以历史学习的根基就无从谈起。

        如果说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历史,那么孩子学习语文之路还真有难度。越往上走,对语文的要求越高,早已突破了听说读写这样最基本的要求,而植入了更多的阅读材料。拿今年全国二卷来说,第一题论述类文本阅读摘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第二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的文字是林徽因的《窗子以外》,第四题文言文阅读节选自《后汉书.赵喜转》,第五题古代诗词鉴赏是《送子由使契丹》,第六题名句名篇默写,第八题《写作》要求阅读6句诗词,写感触和思考。全篇百分之八十的题与历史有关。你需要知道作者的生平,需要知道作者的写作背景,需要知道古代人的思维模式,需要知道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而这些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常识。

        看来学好历史不仅关乎史地政文综的学习,更关乎语文学习,还关乎视野和情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行动,向来就不需要准备的足够好,而且也不可能准备好。 我们或许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我们如果想去做某件事的时候,...
    畅谈一下阅读 1,357评论 3 22
  • 许多人喜欢OC中的#warning ,但是Swift中要怎么写呢? TAGS="TODO:|FIXME:"echo...
    Zakerberg阅读 457评论 1 0
  • 踏雪扬沙,飞云羽化。 人道是狸猫九命,毕竟空老去。 三千年回溯,一眼初秋。 问苍穹此生何苦?昨夜霜经处...
    北恨阅读 333评论 0 2
  • 以为这是一个秀恩爱专门来虐狗的故事,你就错了。我可不是一般的妖艳贱货,因为我成精了。 这是一个单身贵族的独白,二十...
    谢大胃阅读 354评论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