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镜小书生 第115天/365
参加了133届一期的广交会,回头思考,似乎学到了一些知识,也涨了一点见识。
首先,通过这次广交会,加了很多不同国家的朋友的联系方式。有些加了联系方式不是产品对口的客户,也不觉得可惜。从他们的朋友圈,他们分享的世界,为我打开了新的世界。
比如有个中东朋友,发了他们的斋月节图片。我才意识到,他们的斋月节最近开了,并且接近尾声。
而且从他们发的图片里,能感受到中东地区不同于亚洲地区的风俗习惯。他们风俗呈现的似乎带着很深宗教的痕迹。看着会产生一种肃穆而神圣,神秘而畏惧的感觉。
其次,客户不是等来的,需要主动出击。有三种方法可以出击:一是走出摊位到主干道派发目录册,搭讪客户,积极留下联系方式。二是在友商摊位外面守株待兔,看见客户出来,可以跟上去,发挥个人口才能力,留下联系方式。如果能忽悠到客户来到我们自己的摊位,那真是很成功的一次引流方式。三是积极派发目录册,扩大影响力。
想获得客户,就需要脸皮厚一些,主动出击。
最后,回来后进行二次开发,认真挖掘每一个客户新需求,积极邀请客户来厂到访。增加联络,增加熟悉度,增加感情。
广交会对于大湾区的企业来说,相当于家家门口的展会,本身占有优势。无论从地域或费用,都是用最少成本。
有些内陆公司,想邀请客户到厂拜访,还可能需要承担来回机票。费用比我们大多了。
更有出国拜访客户的,花费更高了。
这次广交会,只要能邀请到客户到访,都是非常值得的一次成功引流。
我也有成功约见了一位印度客户,过来后还下了单。虽然是小单,也是很开心的一次经历体验。
他的过来,我是花了一些心思的。先是联系方式上进行二次开发,第二次他才有反应。刚好这天他有时间,到公司也很方便。而且我还特意向公司申请了车,专门到他酒店接他。
于是,他过来了。聊得很开心,也更深入了解产品。金额也不大,试试单,于是成功了。
湾区有着天然做生意的好土壤,作为土生土长的湾区人,做销售是不错的一条路。
古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湾区靠的是经济。有着如此天然而便利的环境,认真而踏实地做销售,感觉确实是一条时候年轻人的一条道路。
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不想也不会做销售呢?销售的开端多是行动与回报不成比例。工作低,事情多,更是看不到客户在哪里,从哪里能挖掘出新客户,加上业绩要求,压力倍增。很多年轻朋友们,过不了这些坎,转行或直接不进入销售行业。
也许,我是真的喜欢销售工作,接触到不同地人,与不同国籍的人交流,得到更多不一样的信息和知识。
所以,我坚信,会越来越好,越来越能自信,客户越来越多。
坚持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