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提及的穿越并非时间域的穿越,而是在空间域里的穿越。
第一次玩这种穿越,是在3周岁左右。常年住在养娘家(位于东门口君子街),养娘家女儿带着我,和其它孩子一起玩捉迷藏,一声“开始”,众人迅速散开,从天井奔向各个方向。她带我穿过两进院落,在一个黝黑的通道里堆满杂物的缝隙中蹲下。几次玩下来,当我4周岁离开之时,这里的五进院落,都早已烂熟于心。我那时只觉得整个世界就是这五进院落,因为这里是绝对安全的,养娘只需喊一嗓子,邻里会以最快时间将我领回家;有太多的哥哥姐姐们,带你玩,听他们谈论自己不懂的事和人,太多太多的新鲜。
上学后,每个季度要去居委会替父母代领票证。从永丰巷到孙家弄,直线距离400米,而按照正常的路径走要约700米,老人俗称有一里半的路。另有一条捷径:这两者之间有一个深宅,应该有7进院落,住满了很多住户,天井与通道中堆满了杂物等,且通道蜿蜒曲折,非常阴暗,并有岔路走向偏房,极易走错或被绊倒。
每次年迈的方先生上门来通知,就带上父亲的图章,鼓励自己穿越,尽快早点到那里,去晚了,要排队等。众人走的是常规的一里半,我要想快,只有穿越。手攥图章,一路小跑,大脑中不断刷新记忆中的转弯点特征。开始几次,有走错,就退回,重来,不断记忆各个转折点的特征。 走错了,不能问院落中的住户,因为他们非常厌恶外人随意穿越他们的领地,你一问,他们就会盘问你半天,我也嫌烦。一切靠自己多用点心。
记忆转折点上的特征是有技巧的,得记忆廊柱和上面的雕刻,不能记忆附近的杂物。
尽管后来穿越得炉火纯青,但是还是害怕来回必经的将近一百米的黝黑通道,这个通道称为隧道更贴切,只有两头的自然光,两侧堆满杂物。
成年后,有时会在梦中见到这条黝黑的通道,永远都是独自一人,紧攥图章,紧攥票证,生怕丢了。
要知道那是全家四口在那个年代一个季度的粮票,布票,煤球票,肉票,etc。这个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一个小学生内心深处的害怕。
这些深宅穿越培育出来了自己的责任心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