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清崎是富爸爸系列书籍的作者,他以提倡财商教育著名。在他的《富爸爸,有钱有理》这本书里,他发现全世界所有人赚钱的思维都离不开ESBI这四大象限。E是Employee雇员。作为工薪一族,他们是在为别人工作,用时间换取金钱,用自己的才华为别人创造财富,一份时间换取一份金钱。他们的工作时间与金钱的收入完全是掌控在老板的手中,没有时间和财务自由。全界约有60%的人是属于这个象限。他们就像提水桶打水过日子,有打就有水喝,没打就没有水喝。除非他们换公司,换工作,否则很难突破职业的天花板。
第二是S象限,S是Self-employed 自雇者,是指专业人士或者是自营商,这种人有梦想,为自己卖命。他们相信只要更加努力,就可以挑战高薪,赚的比上班族还多,例如:医师、律师或者是会计师、建筑师、甚至是业务人员或者是自己开店当老板等,都是属于S象限,作者说 S 象限的人只能喘息不能休息,做多领多,做少就领少,一旦不做,一样没有收入。S象限的收入结构,高低起伏不定,永远不知道下个月的收入会有多少,而且仍然摆脱不了行为终止收入归零的宿命。全世界有30%的人是属于这个象限。小老板不喜欢被约束,核心价值是要独立。他们是在为自己的产业卖命,像提大水桶在过日子,但是同样还是用时间换取收入。
第三是B象限,B是Business Owner企业拥有者。企业家的思维是让系统为他工作,也就是并非靠他个人单打独斗所创造出来的收入,而是让企业为他创造财富,这种收入是管道收入,也就是被动收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麦当劳和肯德基。目前全球有超过38000多家麦当劳连锁店,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创造财富。像有线电视,当他们架构好线路之后,家家户户就开始每个月自动交钱给他们。这些都是属于B象限,作者说企业家的思维是在建构系统,让系统可以自行运转,为他们带来源源不绝的财富,所以当企业家不在工作时,仍然会有非常稳定且丰厚的收入,这种收入成为非工资收入。但作者说,全世界只有约 5%的人是在这个象限。这类人,他们重视建立团队核心价值观,创造财富。他们的目标是让产业或一个系统为他卖命,为他赚钱,当他们不工作时也有被动收入。要进入这个象限,罗伯特清崎认为有三种主要方法,第一种是创造传统的C型企业,例如苹果、华为。但是要把一个系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不仅耗精力,投资高,还风险高。第二种是加入特许经营连锁店,例如麦当劳、肯德基。目前国内加盟费最少也要500万以上。像这种购买现存的系统不但投资大,门槛高,加盟还不一定赚钱,因为钱都给大老板赚了。第三种方法是直销,参加一个已经成功的系统,并且购买这个系统的子系统,然后发展壮大,通过借力使力,以最小的成本,实现财富自由。他在书中说到,一二两种对大多数人而言不太现实,因为一般人缺乏金钱。他也强调,网络营销是一种非常平民化的创造财富的方式,它是一种更为公平,公正的致富体系。
第四是I象限,I是Investor 投资家。投资家的思维是让金钱来为他工作,也就是通过各种投资的工具,比如股票、基金,房地产,或并购其它公司等,来为他们产生更多的被动收入,也就是钱滚钱的意思,最典型的人物就是巴菲特。作者说,此象限人必须拥有庞大的资金,以及非常精准的眼光。一般来说,投资家本身通常也都是企业家,而全世界只有约5%的人是在这个 I 象限。而B 跟 I 这两个象限的人,最后才能真正进入富人俱乐部,因为他们赚的钱叫做非工资收入又称为持续收入,就像接水管一样,一旦水管接通之后,钱就会像自来水一样,源源不绝持续而来,这种收入最终的目的是要获得自由,达到有钱、有闲的目的。
罗伯特·清崎把左边的E和S称为穷人,因为他们永远是用有限的时间在赚收入。把右边的B和I称为富人,他们是用杠杆的原理在赚钱。在他的《富爸爸穷爸爸》书中,他说到不管你是给别人打工还是给自己打工,只要你是在左边象限的,你的收入都叫“劳动性收入”。“劳动性收入”的特质就是手停口停,有做有赚,没做就没赚。也就是说当你退休了干不动的时候,你的收入就停止了。同时,左边是杠杆不了别人,他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可是在右边的人,他们是杠杠别人的时间和别人的钱来赚钱。作者认为穷人和富人的本质区别不在于他们能力高低,而是他们这种杠杆的财富思维的区别。穷人为钱而工作,而富人让系统和金钱为他工作。他建议大家:不管你在B象限还是S象限,如果你想要进入富人俱乐部,拥有财务自由,享受有钱、有闲的人生,那么你就必须摆脱 ES 象限的穷人思维,往 B 象限的富人思维前进,也就是你必须自己去创造一个系统,或者是与一个成功的系统合作,让系统来为你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行为终止收入仍然持续的境界。
ESBI改变了我对金钱的理解,让我重新认识到,只有拥有被动式的收入,才能支撑被动式的日常开支。之前看过中文版的,刚刚从图书馆借来了英文版的,希望看原著能有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