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绝代,倾城倾国,国色天香,果然千真万确,“萧美娘”这一称谓只是出现在小说/评书和影视剧中。历史上,真正的萧皇后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少小离家,命途多舛。
萧皇后,是南朝萧梁王朝萧岿的女儿,虽然这个王朝偏安湖北荆州一隅之地,毕竟也算得上皇家。在江南有一个很奇怪的风俗,二月份生孩子是不吉利。萧皇后正是二月份出生的,所以整个萧氏皇族都不喜欢这个刚出生的公主。父亲也怕孩子为皇室带来不好的祸端,于是把她交给了弟弟萧岌扶养。天有不测风云,叔叔和婶娘不到一年时间,双双病故。
无奈,萧皇后又被寄养到了舅舅张轲家中。张轲家徒四壁,生活清苦,萧皇后小小年纪就承担了家务,甚至很多地里的农活儿也要亲自劳作。虽然,舅舅对自己还算不错,但仍然不可避免的是,这让萧皇后有寄人篱下的落魄之感。
杨坚,作为北周王朝的外戚,雄才大略,口碑甚佳,后来建立大隋王朝,率先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二儿子杨广也到了该婚配的年纪,刚好南朝萧氏梁国也递来了橄榄枝,杨坚就坡下驴,很爽快的答应了。古代男婚女嫁之前,必然占卜。可是,对萧氏皇族适婚年龄的女子一个个占卜个遍,发现生辰八字都不合适。这时,萧岿想起了还有一个多年寄养在张轲家的小女儿,就派人接回了她,让人尝试占卜了一下,结果,八字正合。顺理成章,就嫁给了杨广,并且被册封为晋王妃。自此以后,萧皇后结束了寄人篱下的生活,正是步入人生的下半场,开启了她的母仪天下之路。

贤良淑德,后宫表率。
萧皇后性情温婉顺从,有智谋,识大体,不仅识文断字,而且对阴阳占卜也略知一二。隋文帝杨坚非常欣赏这个儿媳妇,杨广对她也是宠爱有加。萧皇后在隋王宫,不仅与杨广夫妻和谐,而且还是一个懂得为媳之道的女人。妻贤夫祸少,这也是为什么杨广在文帝和独孤皇后废掉太子杨勇后能够顺利当上皇帝的原因之一,萧皇后在这件事情上功不可没。同时,在面对当时太子帮的暗潮涌动和明枪暗箭,能够毫发无伤,也足以看得出萧皇后是个有大智慧和大谋略的女人。
杨广登极大宝,做了皇帝,册封她为皇后。史书记载,炀帝在册封其为皇后的诏书曰:“朕祗承丕绪,宪章在昔,爰建长秋,用承飨荐。妃萧氏,夙禀成训,妇道克修,宜正位轩闱,式弘柔教,可立为皇后。”大概意思说,萧娘娘和我一起走过了那么多年,为我生儿育女,任劳任怨,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理应成为后宫表率,向她学习,不封她为皇后,还有谁配封为皇后呢。不仅如此,杨广无论到哪里巡游,萧皇后都会跟随左右,足见杨广待她不薄。
据史书记载,杨广当上皇帝,时年已经与萧皇后结婚20年之久。人们常说男人有权就变坏,萧皇后发现她眼中曾经的那个志向高远,雄才大略的丈夫慢慢的离自己越来越远。当初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勤政爱民的晋王已经变成了穷奢极欲,耽于声色犬马,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使得百姓苦不堪言的暴君,原来所有过去的翩翩王子风范都是装出来的。这当上皇帝以后,位极天下,就变得原形毕露了。眼见炀帝逐渐的迷失自我,做出很多让人痛心疾首的事情,心如刀绞。虽为一国之母,始终是一个女人,封建王权社会,岂容后宫干政。于是,无奈之下,深夜做《述志赋》,想通过此文章委婉劝谏炀帝回头是岸,重新做回那个爱民如子的晋王。
赋曰:
承积善之余庆,备箕帚于皇庭。
恐修名之不立,将负累于先灵。
乃夙夜而匪懈,实寅惧于玄冥。
虽自强而不息,亮愚朦之所滞。
思竭节于天衢,才追心而弗逮。
实庸薄之多幸,荷隆宠之嘉惠。
赖天高而地厚,属王道之升平。
均二仪之覆载,与日月而齐明。
乃春生而夏长,等品物而同荣。
愿立志于恭俭,私自竞于诫盈。
孰有念于知足,苟无希于滥名。
惟至德之弘深,情不迩于声色。
感怀旧之余恩,求故剑于宸极。
叨不世之殊盼,谬非才而奉职。
何宠禄之逾分,抚胸襟而未识。
虽沐浴于恩光,内惭惶而累息。
顾微躬之寡昧,思令淑之良难。
实不遑于启处,将何情而自安!
若临深而履薄,心战栗其如寒。
夫居高而必危,虑处满而防溢。
知恣夸之非道,乃摄生于冲谧。
嗟宠辱之易惊,尚无为而抱一。
履谦光而守志,且愿安乎容膝。
珠帘玉箔之奇,金屋瑶台之美,
虽时俗之崇丽,盖吾人之所鄙。
愧絺绤之不工,岂丝竹之喧耳。
知道德之可尊,明善恶之由己。
荡嚣烦之俗虑,乃伏膺于经史。
综箴诫以训心,观女图而作轨。
遵古贤之令范,冀福禄之能绥。
时循躬而三省,觉今是而昨非。
嗤黄老之损思,信为善之可归。
慕周姒之遗风,美虞妃之圣则。
仰先哲之高才,贵至人之休德。
质菲薄而难踪,心恬愉而去惑。
乃平生之耿介,实礼义之所遵。
虽生知之不敏,庶积行以成仁。
惧达人之盖寡,谓何求而自陈。
诚素志之难写,同绝笔于获麟。
总结起来,萧皇后是说做作为天下之主,就要为百姓着想,成为天下人的表率,不能贪图享乐,荒废朝政,残暴无情。翻开历史看看,但凡覆灭的王朝,哪个不是因为沉迷美色,不施仁政才导致的。再看看历史上能够长且久的朝代也都是因为重用贤臣,恩义行于天下才能得到万民的拥护。
历史足以证明,杨广并没有听进去萧皇后这番苦口婆心的委婉劝说,依旧我行我素,歌舞升平,最后酿成不可挽回的祸端。
王朝颠覆,危如累卵,萧皇后成为帝国灭亡的牺牲品。
杨广残暴的统治,致使民怨迭起,各方势力,风起云涌,揭竿而起,大隋王朝也因此风雨飘摇,覆亡只在顷刻。然而,炀帝依旧酒照喝,舞照跳,歌照唱,曲照听,白天驾乘龙舟沿途观景,晚上,龙榻前美女相伴。
有宫人报告说,听闻外面有很多势力起来造反,萧皇后听后,心如刀绞,让宫人抓紧时间报告皇帝。不料,炀帝听后大怒,说宫人妖言惑众,危言耸听,于是被砍杀了。自此,萧皇后心灰意冷。后来又有人告诉萧皇后,听说宫内有人偷偷密谋造反,这时,萧皇后很冷静的说,天下已经这样了,大隋王朝的天下很快就要覆亡了,已经到了无可求药的地步,就不要告诉皇帝了,白白的惹他忧心烦恼。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向皇帝和她报告这种事情的了。
大厦将倾,风轻轻一吹,就倒了。宇文化及早就有谋反之心,眼见天下大乱,想先下手为强,于是趁夜杀将至炀帝行宫。炀帝虽昏,但早知有此一日,慷慨赴死,最终被宇文化及命人勒死。
作为亡国之后,萧皇后自然不可幸免于难,被宇文化及带到聊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宇文化及在这里被窦建德打败身亡,萧皇后再次易主,做了窦建德的俘虏。还没来得及想怎么处理萧皇后,这时突厥首领罗可汗派人来洺州要人,窦建德哪敢惹得起,只好乖乖放人。萧皇后从此,入突厥,先后经历两任可汗。唐朝贞观四年,李世民打败突厥,将萧皇后接了回来,以礼相待,并且在兴道里这个地方为她买了大别墅。这样,萧皇后又过了17年的平静生活。贞观二十一年,萧皇后与世长辞,结束了命途多舛和颠沛流离的一生,李世民以皇后的礼仪将萧皇后的尸身合葬到了扬州炀帝陵。
萧皇后其实是一个贤良淑德之人,小时候虽出身皇室,但寄人篱下;做了皇后,母仪天下,却又要担伴君如伴虎的心;最后,因为大隋的覆灭,颠沛流离,吃了不少的苦。
参考资料:《北史》《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