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发了一篇文章。
吸收里面的一些建议我觉得我一天也变得比较高效了。我觉得我自己也有一些高效学习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是我个人的习惯哈,大家选择性看待)
首先一日之际在于晨,早晨的时间真的很重要!曾经我也睡到很晚才醒,但发现上午的时间所剩无几,可能就剩几小时就吃中饭了,于是想着算了,下午再学习吧!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呢?
如果晚睡晚起真的不值得,熬夜学习效率也不见得比白天高,而且熬夜伤害还大,早上的时间还可能荒废掉,因为晚起还可能没吃早餐。你看坏处有这么多!
所以呢,我现在一般都是6点多起来,那睡觉呢,11点上床是最好的,睡将近7个小时,最晚最晚不要超过12点,人的精力要靠睡眠来补充的。
6点多起来可以做点非日常的事务,比如我是背单词和刷多邻国,大概加起来一个小时。这种是不会给你像数学那样怎么都做不出来的挫败感的,只要投入时间专注就行了。
然后洗漱一下就可以出门吃早饭了,吃的同时可以休息一会看看新闻热点,看有什么新的想法可以写在简书里,在早上创作也是最好的,因为早点发意味着你的文章在这一天后面有越多人可以看到,我曾经快12点发了一次,结果第二天Poc收益只有0.5,是最少的一次,虽然没有断更,但也长了记性。
在写完简书之后可能就八九点了,就可以投入正常的学习生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在学习的时候一般喜欢用OneNote来进行记录和思考,毕竟有很多时候看了多不记录要用的时候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记录可能花点时间,但也是稳扎稳打。在看电子书时要摘抄文字,如果是图片的pdf,不能复制粘贴,我一般选择用OCR软件(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软件,比如Quicker,有个截图OCR,可以识别图片的文字,如果要进行一些公式编辑,可以用一些公式的OCR(latexocr比如,我用这个,但是每次启动都要好久,准确率还行,可以对公式识别转化LaTex语法),在学习看东西记笔记的时候,相当于自己把思路梳理一遍,自己走通了才是真的懂了,也可以做思维导图一样扩散开,抓要点和主干,很重要。
另外学习的时候最好带着问题去学习,这个东西和我也想学的有用嘛?学习的时候始终问自己这个问题,对学习材料有所甄别,不是所有的都是优质材料,国内教材如果写得晦涩生硬,可以看看国外教材,可以上百度等浏览器搜索,可以在维基百科、大英百科全书专业性更强百科检索,甚至可以去B站、知乎等知识平台浏览。自主学习相当于开卷考,一个地方不懂,可以换着不同的资料来看。如果看的资料觉得没用果断跳掉,因为看懂了也拖慢了节奏,偏离了原来学习的方向。但如果觉得它后续有用,可以把它摘录进笔记,做个标记提醒自己可能有用,以后碰到可以进行查阅。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不喜欢被打扰,我会开启番茄钟,每次学校35分钟就休息5分钟,做做眼保健操,闭闭眼,或者出去上个厕所、打个水,在阳台看看远方,眼睛也要休息,看久了会累的。如果眼睛很酸就休息到不酸,不要强撑着,等看不清楚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学习时间是上午9点–12点,下午2点–6点,晚上7点–10点,总共10小时,中间扣掉休息的时间大概2小时,一天学够8小时差不多了,中午休息够半小时–1小时到2点,时间充裕我会看看微信读书,最近在看茅盾文学奖作品《东方》,讲述抗美援朝的,每天也不要求多,一章就差不多了,不到10分钟就能读完。
10点完可以去跑个步大概20分钟锻炼,然后回去洗洗就可以睡觉了,迎接第二天新的学习生活。一天的感想体会也可以记录在标签,记录成长变化吧!有的事情不记录,久了可能就忘了。
睡前还可以再看会其他的纸质书,董卿老师说她睡前都会抽15分钟看书,我觉得受益匪浅,看完躺在床上闭上眼回顾一下今天做的事情,就可以带着满足感睡觉啦!
虽然不能像老石一样一直工作12小时,但每一分钟都花在刀刃上,没怎么浪费,我觉得也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