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自我疗愈与成长》实修作业。
找到一个重要的关系,不断地问我是谁?直到问到一个相对较低的身份,以这个较弱势的身份去连接系统(臣服接纳)
感受一下新的身份会让关系有何不同?
在跟孩子的相处中,在亲子关系中,跟孩子有冲突时,把自己放在妈妈的位置上,想用妈妈的权威来压制孩子,这个时候是不通的,她的应对机制是强烈的反抗,自己的愤怒上升,好像我小时候是这样被对待的,被父母用他们的权威对待的。 又觉察到有时貌似把自己放的太低,孩子的口气像是在教训她的孩子,貌似自己回到了自己的小时候,被父母以这样的口气教训,委屈难受。这样梳理,明白了自己跟孩子有冲突时的模式,难怪我们每次有冲突时,需要花很长时间,我自己的应对姿势要不就是回到了小时候的那个时候的对抗,要不就回的了那时候妈妈以母亲权威的角色,值到我各种调整转换后,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自己静下心来听对方的表达反馈,反思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正真动机,才得以消停,然后化解。
4、自己在跟女儿有冲突时,经常感觉自己的角色像是小时候做错事,被父母用父母的权威训斥的那个小女孩,也经常感觉到自己的角色像是用父母权威训斥孩子的父母,这样的两种模式是我都不喜欢的角色,一种是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亲生经历的,一种是自己从父母身上习得的,不费大脑就能出来的,对我跟孩子有冲突时的解决无效,还会带来双方更多的不舒服,这样的模式困扰我好久了,每次跟孩子有冲突时,这两种模式,两种角色就出来,我花很大力气才可以调整到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对孩子认真的倾听,也认真的倾听自己的情绪,动机,两者的冲突才会变成机会,我想如何把那两种无效的模式快速的换成有效的模式?
导师答疑:我想说啊,这种无效的模式,它的形成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小时候,你的神经元的连接网络就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们常常会自动地回到了当初的那种模式,就是因为这种模式,神经元的网络他已经很固化了,所以这个过程中是需要我们来强化的,我们叫刻意练习,是帮助我们建立新的模式。
如何做呢?你提到了两种模式,一是自己变成了那个受伤的小女孩儿,另外,一种是自己也用父母当年的模式训斥那个自己的孩子。
对于这两种模式,第一种啊,是跟父母当初的那个疗愈还做的不彻底,这个做的不彻底是什么?往往你可能很多比较固化的模式很持久的,有时候也不是一个个案就能好的,一个个案他实际上更多的是让你开始有新的模式可能会产生,但是这个新的模式跟原有的固有的模式相比,它会怎么样啊?还很弱,所以说,在这个时候你可以先去削弱旧的模式,强化新的模式,这里面说进一步疗愈呢,就是削弱旧的模式,比如说回到父母当年对你的训斥这件事情上。
你可以跟着父母继续疗愈,这里面有一种思路供你参考,首先你可以表达,你可以写下来去表达,先去表达,承认父母当初对你造成了伤害,你可以表达出来,比如先说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当初什么样的行为或者什么特质带给了我伤害,这份伤害到现在还存在,但我知道当初你这份伤害是因为你的一些什么什么原因。
虽然这份伤害到现在还在,但我愿意放下,我愿意原谅你啦,从现在开始,以后的路我自己来走,这是也是拿回自己的责任,然后在父母当初我们感受到被伤害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回避,我们去敞开的说出来。
然后你再写第二个父母曾经给你带来伤害的行为,或者叫特质,然后在表达出来他们对你的伤害,现在开始我愿意放下了,我愿意去成长,然后你再表达他们爱你的地方。
可以表达爸爸或者妈妈,你们当初的什么做法或者什么特质,让我感觉到被爱帮到我了,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好处?然后你们这份爱我愿意收到心里,我愿意去感受这一点,我很爱你。这时候就是在表达爱,先表达来伤害,再表达爱,然后也表达三个,当然你要能写更多也行,一定要带着感受,想象父母在自己面前,你跟他对话,然后把表达出来的父母当初对自己的爱的行为特质好,满满的收到心里。收到心里的时候,你会感受到这时候跟父母是连接的,爱是流动的。这就是跟父母连接之后,你会感受到更多的爱,这种方式你就可以经常多做呀,甚至你可以写好了之后啊,然后你经常的带着这个剧本来做这件事儿,然后想象父母在身边跟他对话,这会帮助你增加爱的力量。
是削弱原有的模式,然后重建新的模式。还有呢,这个过程啊,你说需要从两种角色出来,需要花好大的力气才可以调整到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是的,无效的模式变成有效的模式,让现在更有效的这种模式啊,它能更强大就需要还带着一份觉察,所以说,你现在没有完全的做到跟父母那种化解,没有完全放下也没关系呀。那么对,第二步,你也要做,就是你已经做到的,时刻去觉察,模式出来的时候立马觉察,然后去调整,当你持续的这么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会调整的能力,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这样也可以两步走,第一步是按我刚才说法那个介绍的方法跟父母表达曾经对你的伤害和爱,第二种就是在生活中去觉察两步都走。经常这么做的话,慢慢的你的新的模式它就会越来越强大,然后就的那种反应模式,它就会越来越虚弱。
好,这个题目我们回答完了。
个人感悟:跟孩子冲突时,以前我的感觉是孩子像在教训她的犯错了的小孩,曾经我认为是孩子她自己把自己的身份放到了家长的身份里,没曾想原来是我自己回到了小时候做错事被父母教训的那个小女孩的身份里,那份委屈依然在我的身体里,也潜移默化的从父母那里习得了孩子做错事,用愤怒训斥的语气对孩子,也对孩子造成了伤害。
现在我是成年人,我学习心理学和教练,我看见了那份委屈,看见了那份愤怒,我可以创建新的模式:自己先冷静三分钟,或者在心里默数60苗,然后√孩子保持好奇,用心的倾听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