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主要讲的是为什么要收集素材和如何收集素材,并且能够将素材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今天的笔记,我们要讲定位和选题。
内容整理自知乎上绵羊料理的答案,先上原答案的链接:自媒体人日常选题有什么困难?如何做选题 - sheephoho的回答 - 知乎
刚开始做自媒体,可能凭借的都是“一腔热血”,或者是工作的需要。抱着“不就是写文章么,有什么大不了”的想法,上了自媒体的车,然后发现自己仿佛再也下不了车了......
我们先从问题入手:新手常常会有什么样的焦虑呢?
- 没有专业的文案编辑经验,文字功底较差,不知道怎么才能持续输出高质量文章;
- 由于对读者/用户群体了解甚少,并不清楚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迎合受众需求。
接下来就是分析问题,初步尝试找到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1. 关于写作的内容
如果坚持做日式的家常料理,做成周更节目,那势必要多买书多学菜谱,现学现卖。这样的优势在于:可以继续迎合观众的喜好,维持现有的粉丝量。劣势在于:现学现卖肯定学艺不精,影响效果。而且,这样很累啊。
绵羊料理刚开始做的是日式家常料理,这样虽然感觉蛮文艺范,满足了观众姥爷的需求,但是毕竟知识要现学现卖,必然深度不够。
拿到文案编辑上来说,如果坚持走高大上/高精尖路线,虽然能够迎合读者的喜好,但是势必要持续性学习新知识,现学现卖,必然谈论的不深,文章质量不高,对自己也是比较大的考验。
说白了,就是以当前的水平还无法灵活运用这样的题材。
如果不坚持日式家常料理,而是想做什么做什么也行,那就比较随性。好处在于:绵羊可以坚持做自己的随性料理,轻松又愉快。坏处是:内容质量的不稳定与掉粉的可能性。
如果按着自己的性子来,想写什么写什么,这样做很明显会非常轻松。但是不能保证每期文章的质量,容易掉粉。
说了这么多,到底该写什么内容的文章呢?我们先看一下绵羊料理“掉过的坑”:随性发布了两个月的视频内容,都是自己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做了很多冷门的料理。结果是:
时至今日,(这些冷门料理烹饪视频)才3W的播放量,依然是《绵羊料理》播放量最低的节目。
所以,想要写出爆款文章,必须要让文章对读者的“胃口”,而不是仅凭自己的想象天马行空随意发挥,也就是传说中的“自嗨”。想要了解一个原本陌生的人的“胃口”,可以怎么做呢?
2. 分析和了解你的读者
方法就是去了解你的受众群体,去分析读者主要分布的地区、性别、年龄段、收入水平等等,进一步去分析不同类型的用户的真实需求。
举个栗子,以地域这个角度来讲:
广东省的观众最多,其次是江苏、上海、浙江,沿海一带的人口味偏清淡,所以《绵羊料理》理应以清淡、健康的口味为主打(尽量避免偏重口味的湖南菜)
文案编辑也是一样的,同样可以从上面的几个维度去绘制用户画像,了解用户才能有针对性地写文章。产品面向的受众主要是哪些地方的?这些地区的读者都有什么特征?针对不同的特征应该选择怎样的切入角度?什么样的内容更能让这些地区的读者喜爱?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思考。
分析了用户画像,知道了读者喜欢什么类型的内容,就可以从这些内容中确定要写的题材。这里总结了2个切入点:
1. 选取稀缺性的题材,作为自己的“引流款”。
当时搜索“一乐拉面”,几乎没有视频教程。稀缺的才是无价的,所以羊不停蹄地制作了这碗需要熬煮23小时的一乐拉面。
这里我总结的稀缺性是指:网络上搜不到或者很难搜到的有用的内容,也就是通过一般途径是获取不到的东西更受欢迎(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或者就是即便可以得到这些技巧、方法等内容,但是实际去搜索资料、查看教程等会消耗自己大量的时间,需要有简单可复制的内容。
2. 稀缺性的内容在数量上总是占少数,并且这样的题材从素材的收集整理、文章的构思撰写等工作量较大,偶尔写一篇还是可以的,但是平常发布的文章还是要围绕用户的痛点去写文章。
正如绵羊料理通过分析视频中的弹幕、留言,发现观众虽然很喜欢视频的内容,但是没有相应的厨具,很难去复制视频中的制作方法。于是她转而去发布一些并不高深的烹饪方法,让观众能够亲自尝试,亲自参与到与视频发布者的互动,增大用户粘性。
其实整个回答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好好认识受众群体,挖掘读者真正的需求,结合这些需求不断输出高质量的内容,为读者传递价值。
那么,如何更好的去认识、了解受众,如何去绘制用户画像呢?这些内容我们会放在后面的文章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