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和刻意练习,人人都可以练出幸福的能力。
六种学习方式:
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需求,找到自己的答案,而不是说教、要求、命令和强迫。探索讨论,孩子才能更容易理解接纳);
持续践行(反复练习,让习惯成为品质);
经常总结(反思、规避错误,不断完善);
分享反馈(在分享自己的思考、感受、体验和需求中与孩子联结,孩子也在我们的分享中学会表达思考、感受、体验和需求);
支持陪伴(陪伴是孩子感受爱的重要方式,也是做父母的幸福来源);
答疑解惑(耐心解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要让孩子没有任何犹豫、不害怕地问问题。孩子的问题好饿疑惑,是你了解孩子、引导孩子的通路,也是帮助孩子避免危险的重要渠道。在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就,把全部的关注给到孩子,好像他的问题是来自天下最重要的人提问一样。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值得,这样会激励他继续思考和探索,让他学会如何倾听,与人联结)。
这六种学习方式在日常与孩子互动的时候反复使用,这种方法不是单纯知识的学习,而是模式改变的方式,是培养孩子习惯和改变无效方法的方式。
五大践行步骤: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示范)+教中练+练中学
是什么:父母和孩子的交流经常是鸡同鸭讲,我们首先要知道是什么问题,你理解的和孩子理解的是不是一样的。
为什么: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想、这样做,弄清楚孩子的需求和目标。太多的家长没搞清楚,只要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和标准,上来就一顿打骂。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过程,你的情绪宣泄和对孩子的惩罚,带来的只会是对抗和逃避,很难帮到孩子,只会使叛逆来得越来越早,未来的路走得越来越艰难。
示范:教孩子遇到这样的问题和情况,怎么说、怎么做会更合适,更有效,更利人利己。
最好的方式是示范,声情并茂地演示。孩子看你怎么做,不是听你怎么说。
教中练:教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一个人真正地掌握所学内容的90%,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会他人。“教”是最好的学,也是最有效的“练”。
当你能够教孩子的时候,也意味着你真正掌握了这项技能。教的过程,是练习的过程,也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融会贯通的过程。
练中学:不管是什么方法都需要反复练习,不管是自己还是孩子,都只有在练习中才能真正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在练的过程中学习、改善、提升。成为习惯,提升学习效果。
文章来源《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作者:海蓝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