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节《开展对话》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1.开展对话的形式。
圆形排座,一来方便面对面进行交流,二来不会偏向任何人。没有主持人,事先有无需定好日程。
也可以找一个辅导员关注对话的进展过程,并随时对发生的事情进行相应的解释和说明,但他应当把自己置身于对话之外。并且当人们开始学会越来越不依赖辅导员而进行对话的时候,辅导员这个角色就可以退出。
2.开展对话的目的。
不希望人们在谈话中涉及个人问题,你不要去决定做什么。整体兑换的目的是不是要解决个人问题,而是旨在探讨文化层次的问题。
谈话没有目的,如果一定要找出个目的的话,那么就在于真正的流畅的对真理进行交流。
3.开展对话的阶段。
协商是对话的初级阶段,当人们能够长期的坚持开展对话,必将发现对话者本人身上所起的变化。
今天这一章解读完后,让我对对话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1.对话目的的错误理解。平日的对话,我们主要以协商问题为主要目的。因而我们评判对话的成功与否,一般以事情是否解决为标准。
2.对话阶段的错误认知。我们总期待对话是自由开放的,但又不肯放手。一次的失败就认为这样的方式是失败的。自由开放的对话是不能利用现在的。殊不知这也许是对话的一个阶段。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看到他们身上所起的变化。
年级组内的教研活动就是如此。最开始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大家东一郎西一棒子,东拉西扯,以免尴尬拖到时间散会。后来加入了领导,大家都快去开始认真起来,但也是为了某一个主题而展开。我们开始为了某一个问题而协商,开始慢慢的讨论起来。虽然是以协商为目的,但是却能够将这个教研活动渐渐落实起来。在这个教研过程中,大家渐渐的将浮躁的内心沉淀下来。虽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我们还是看到了大家身上的变化。这犹如圣经中对种子的比喻似的:事先你并不知道他会落在哪里以什么方式长,有些种子落在石头地上,有些则正巧落在合适的土壤中,成长并结出丰硕的果实,我们在对话中所形成的想法细节的沟通以及产生的观念,就像种子一旦机缘巧合就可以导致变化的出现。但反过来说,如果群体中的许多人在对话中一无所获,我们也不必吃惊,这并不代表变化不能发生。
教师之间的对话如此,那学生的对话呢?忽然想到可以以对话的方式和学生拉近距离,走进他们内心。
不抱任何目的的去和他们交谈。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了解老师,老师了解学生。
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进行交谈。在尊重课堂纪律的情况下,任何老师可以进行平等的交谈,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畅谈想法,共同进步。
放下自己对谈话的之前的思维假设,接纳对话的自由开放,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空灵之气,空杯状态。
学习者就需要有空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