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思维模式,重体悟,轻逻辑,通常思绪上比较天马行空,跳跃性比较大。善于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一切,在这种整体论的思维影响,大多数人总是大而化之,以一掩盖万物。我们经常总想找到一个窍门,“放之四海皆准”、“三下五除二”等等,一下子把握所有,解决所有问题。比如:儒家所说的,一个人如果做好了道德修炼。则处理事件时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从思维上来说,我觉得是非理性的。中国的天才其实是比较多的,但在整个科学上系统的步步前进是不足的。中国有天生的辩证法家,但是中国传统没有“逻辑学”,因此没有精密科学。
西方思维最大特点是重视逻辑、重视差别,量化分析事物的不同之处,沿着现象-差别-差别扩大-精确量化-创新的思维模式进行发展的,因此他能发展出卓越的理性思维,建立起严密的这个学术体系。在分析问题上,先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再细化,然后再从正反两方面再分析,再细化,西方对事物的观察比较深入、透彻,能够研究得比较到位,这也是西方可以出来个马斯克的原因吧。
这也是中西方文化的影响,造成思维模式的这种差异。中国式思维模式没有那么严谨,注重儒家所说的和谐,更加重综合而轻分析,思维实践没有那么扎实彻底。西方思维模式更加严谨严密,每个因素都研究到位,没有太多含混不清,凡事要通过扎实的思维实践来去分析差别。
中国人的思维在近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多了些逻辑性,少了此夸夸其谈,更加以实事求这个原本作为考据。在很多领域都可以看到对事物不留死角的深入分析研究,更加注重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得出一个结论。
中国人需要不断精心研究万物之间的细微差别,得出差别背后的统一规律,创造自已的精密思维,这也是创造、创新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