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我们知道自己身上的脂肪不是一天堆积起来的,但却总是忘记知识或能力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学会或达成的,两者都是通过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总是想一次就把所有想提升的技能全部学会的时候,我自己是经历过不少,所以失败的经历也多到数不清。我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意识到要持续学习,才有可能实现我想要的人生,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为自己制定各种学习计划,开始“踩坑”的。
1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总是很迷茫,不知道未来要如何发展,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因为迷茫,所以我选择了开始学习。但学习之路并不是那么平坦的道路,我需要克服自己的惰性,我需要自己管理自己,我需要自己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但这些东西总觉得很生疏,让我不知所措。
我开始参加各种课程,第一位让我对学习形成初步体系的是新东方的艾力老师,艾力老师以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和学习方法以身作则的影响着我们。在参加酷艾英语学习的那几年里是我在学习这件事上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很棒的第一步,很感谢艾力老师所带给我的影响,同时也特别感谢因学习而结交的多位挚友。
在学习这件事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我的年计划从每年20个目标减少到了如今的每年只专注的做好一件事。这样的转变发生在我对自己不断的重新认识上。年复一年的学习,让我的认知水平逐渐升级,也让我对自己的能力范围有了更深入的认知。我越来越可以找到让自己舒服的节奏去学习,去迭代自我。而这之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为自己设定的任务不再是高难度和高目标,而是变成了先以最小可完成项开始一件事,循序渐进的加深难度,为自己设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一点点的目标,让自己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边界,达到自我跃迁的目的。而我今天想和大家聊的也是“最小可完成项”所带给我们的价值。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慢一点,真正有效的成长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而形成的。
2
『最小可完成项』
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你做事总是很低效呢?你有没有思考过可能是自己给自己设定的任务量超过了自己的可承受范围?任务制定的太难,目标又太高的时候,你很可能做很久都无法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最终就有可能会放弃。在这个时候你需要暂停一下,想想自己定的任务和目标真的是现在的自己可以实现的吗?如果你心里的答案是犹豫的或否定的,那么就是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想要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制定难度高的任务和高目标不一定可以给予你有效的动力,反而有可能是阻碍你前行的障碍物。当你发现自己陷入这样的困扰时,你需要做的是,找到那些你一定可以做好的最小的任务项,先从最小可完成项开始做起,这是一个建立信心的过程,也是一个夯实基础的过程。比如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如果你想研究某个领域的知识,一开始你就读专业性论文和期刊,你可能怎么读都读不懂,就算投入大量的时间,你可能也收效甚浅。所以你需要的是先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了解这个领域,先有一定的认知,再去逐步阅读难度高一点的内容,这样有了前期的积累,最终你就可以读懂最专业的那些你想读的资料了。
通过读书这个例子,你就可以得出“最小可完成项”指的就是先从自己完全可以拿下的任务项开始做起,逐步增加难度性,循序渐进的提升学习效率。让你投入的时间都可以为自己有效的蓄能。不要一开始就把自己压倒了。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想要持续的高效学习,就要慢下来,循序渐进的往前走。
找到适合你的节奏,不要与别人攀比,你的人生是属于你自己的,循序渐进的学习,笃信你可以实现你想要的人生!热爱你自己,热爱你创造的世界!
『最小可完成项』
1.反思自己设定的任务和目标对自己来说是不是太难了;
2.调整自己设定的任务和目标的难度,只设定自己可以承受范围内的难度;
3.用“最小可完成项”开始一件事,循序渐进的建立信心,提升效率。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