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婉秋W
我第一次读萧红的书,就是《呼兰河传》。
1
初读起来,被萧红优美的文字所吸引。
她描写夏天的雨:“下了雨,那蒿草的梢上都冒着烟,雨本来下得不大,若一看那蒿草,好像那雨下得特别大似的。”
这几句读起来身临其境,我小的时候,也会呆呆地看着雨中的草丛,看草丛将雨势渲染得更大。
像这样细腻饱满的景物描写润物细无声地贯穿在每个章节里。
让我不禁感叹:原来还有这么美的文字,文字可以这样来写,每棵草,每朵花,都表现得那么灵动。就连荒凉的“我家的院子”,都让人读完无比地向往。
但是读着读着却越来越感压抑:书中那些小人物的生命活得那么得卑微低贱,尤其是女性的命运和遭遇让人心情沉重,就像将我的喉咙塞进一团棉花,发不了声;又像将我扔进一堆沙子,并用沙子把我埋到胸口,让我感到无言地压迫,我挣扎、我痛苦,却毫无用处。
尤其是第五章小团圆媳妇由鲜活的少女到任人折磨到死亡,无比的残忍,却又是自然而然的结局。
第七章的王大姐只是作为一个很小的配角出现在文章里,文章中只几次提到了她的背影,但是从周围邻居七嘴八舌的议论就可以拼凑出她的形象、她凄惨的命运。
她们的生命如草芥:活着,是愚昧无知人们嘴里的口舌之快,死得都是那么微不足道。
2
老胡家的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在一个下午来到大院里的老胡家,好多人都去看。
作者也迫不及待跑去,真的见到团圆媳妇,却发现是一个小姑娘。
邻居都说:这个团圆媳妇太大方,头一天来吃饭,就吃三大碗;见人也不知道羞。
但我和爷爷都觉得她挺好。
没过几天,就听到团圆媳妇的哭叫声,那声音不管多远都能听见。爷爷去劝过几次,不要打小孩子,有点差错教导一下就行了。可是,老胡家越打越厉害,不分昼夜,我经常半夜听到团圆媳妇的哭叫。
过了两天,又听到老胡家夜夜跳大神。差不多跳了一个冬天,团圆媳妇的婆婆说团圆媳妇病了,跳神给她赶鬼。一个大神赶不走这鬼,又请了好几个二神。
邻居们纷纷给出各种偏方,样样说的跟真事似的。先是吃了半斤猪肉和二两黄连配的药方,团圆媳妇吃了病却更重。后又听信一个“半疯”的药铺厨子乱开一气的药方,当然没法吃。
团圆媳妇的眼睛里面老充满了眼泪,夜里睡觉,她要忽然坐起来,说要“回家”。这明明是一个受过肉体和精神摧残孩子的激烈情绪反应,在愚蠢又强势的婆婆看来,这是不吉利的事情。
一天,来了一个“抽贴儿”的云游真人,看这婆婆虐待儿媳妇,竟还不自知。借着治病将婆婆吓唬了一番,赚了50吊钱,乐呵呵地走了。
要知道,一吊钱就要可以买20块豆腐哪,十吊钱就可以买12只小鸡哪。为了给团圆媳妇治病,婆婆算是豁出去了。
命这么贱的儿媳妇,连只鸡都不如的儿媳妇,婆婆给她治病却花了很多钱。自己有病不舍得花2吊钱去买药,一会儿的功夫就给“抽贴儿”的50吊钱。
后来,婆婆从哪个善人那里听说的给小团圆媳妇当众用热水洗澡。小团圆媳妇不肯在众人面前脱衣服,被几个人把她的衣服撕掉,硬按到盛有滚熟热水的大缸里。她在大缸里叫着、跳着,挣扎着逃命,她旁边的三四个人从缸里搅起热水往她头上浇。她烫晕过去,众人将她从大缸里抬出来,放到炕上。
大神往小团圆媳妇的脸上喷了几口酒,用银针扎她的手指尖,将她折腾活过来。如此这般,又洗了两次。
洗一次就昏过去,洗上三次,人还能活吗?结果可想而知。小团圆媳妇再也没有醒过来。
年仅12岁的小团圆媳妇,夏天进门,还没到第二年的夏天,就在一次次令人发指的虐待下,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3
100年后的我们,读着反映当时正常生活的文字,感受到的是难言的心疼。她还是个孩子啊!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就因为几千年来,儿媳妇都是这样打下来的,她就应该挨打。
看看她婆婆说的话:
我也是不愿意狠打她的,打得连喊带叫的,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她几回,打得是着狠点了,打昏过去了。可是只错了一袋烟的工夫,就用冷水把她浇过来了。是打狠了一点,全身也都打青了,也还出了点血。可是立刻就打了鸡蛋清子给她擦上了。也就是十天半月就好了。这孩子,嘴也是特别硬,我一打她,她就说要回家。因此我也用烧红的烙铁烙过她的脚心。
因为,有娘的,她不能够打。她自己的儿子也舍不得打。打猫,她怕把猫打丢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打猪,怕猪掉了斤两。打鸡,怕鸡不下蛋。只能打自己的儿媳妇了。
儿媳妇的地位真的是猪狗不如啊!
婆婆也是这样从儿媳妇过来的,曾经也是被婆婆屡次改教,只要婆婆气不顺就要打人,谁都不舍得打,连小鸡都不舍得打,打女人天经地义啊!哪个女人不挨打呢?
呼兰河的女人这样活着,中国的别个地方的女人是不是也这样活着呢?
我们这儿有句老话叫“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意思是媳妇必须要打,不打到一定程度就不是好媳妇,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就像做馒头,面要使劲地揉,揉到一定程度,做的馒头才好吃,才筋道。
经受不住挨打的,一命呜呼,就像小团圆媳妇那样;越反抗挨打越重,直至媳妇顺从。
这就是100年前中国女性的地位。落后的国家,贫穷的人民,愚昧的文化环境,造就了卑微的时代,卑微的女性。
我想,即便让我生活在那个时代,是不是也会是个被打死的团圆媳妇?
与愚昧的社会做抵抗,以一己之力抗争只是以卵击石,况且是处于社会地位最弱势的女人、孩子。
萧红当时去北京读书,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以至于未婚夫的哥哥怒而退婚。在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女性要争取一点读书进步的权利都是叛逆。
4
萧红就用她那细腻的平平淡淡的笔触,书写着最普通民众中的最不起眼的小人物,描写着她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只不过是算计着一吊钱能买几块豆腐,一只鸡能用来换多少东西,却无不围绕着主题,折射出惊心动魄的力量,让人在沉重中思考,在悲悯中反思。
小团圆媳妇的婆婆要给不知羞的媳妇下马威,没事打着玩,认为打媳妇天经地义。将媳妇打病了,再花钱请人跳大神。
她四五个月都捞不着吃点荤星,给媳妇治病却舍得去买半斤猪肉。一吊钱就要可以买20块豆腐哪,她一个月不舍得买块豆腐吃;十吊钱就可以买12只小鸡,她不舍得买几只鸡崽下鸡蛋。为了给小团圆媳妇治病前前后后花了5000吊钱,以至倾家荡产,自己哭瞎了一只眼。她不知道自己就是就是那个罪魁祸首。
老胡家用大缸给团圆媳妇当众洗澡,大家都想去开开眼界,就是那些患了半身不遂的,患了瘫病 的人,人们觉得她们瘫了倒没有什么,只是不能够去看团圆媳妇大规模地洗澡,真是一生的不幸。
小团圆媳妇第一次洗澡昏过去被抬回屋,本来看热闹的几十人打算回家睡觉。听说还要洗两次,个个眼睛发亮,等着看热闹,心里知道洗一次就昏过去,再洗两次就不堪想象了,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不要再折磨孩子了。等团圆媳妇再次昏过去,这些善心的人却又都去设法“施救”。
透过众人的愚昧,也能看出一点反抗的端倪。小团圆媳妇屡次被打,始终没有告饶,她婆婆说她“嘴硬”,还咬她,折磨到最后昏迷也没有说一句求婆婆放过她的话。即便反抗的最终结果是死亡,但也是苍茫雪地里冒出的一抹绿色。
团圆媳妇一死,大孙子媳妇也跑了。大孙子媳妇已经看清楚这家人的所作所为,她怕自己就是下一个团圆媳妇,她选择了逃跑,这说明她是有反抗精神的。
正是有了这些微不足道的人们一点点、一次次的抗争,所以,《呼兰河传》虽然读起来寒彻心房,却从字字中透露出的声声呐喊感受到一丝丝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