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卡了。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金庸的作品,先看《射雕英雄传》,接着是《天龙八部》、《侠客行》,每天看到夜里十一点多,控制不住自己想看的欲望,沉浸在故事情节里面,忘记了时间,等清醒过来的时候时间已经很晚了。
为什么别人写的故事情节就可以那么的令人着迷、引人入胜呢?而我写的东西自己就觉得没有吸引力。大概还是练习的太少,火候未到吧。现在才写了三万多字,等写到二十万字时,控文能力应该就会比现在好点了吧。
每天都不想写,但是还是强迫自己去写,如果由于懒惰不写,过后自己就会后悔的。村上春树说:今天不想跑,才要更去跑,这才是一个长跑者的思维方式。我要说:今天不想写,才要更去写,这才是一个写作者的思维方式。
先看了《天龙八部》,再看《侠客行》,觉得《侠客行》比不上《天龙八部》描写的场面宏大、境界深远,主要是字数不够多,故事不够复杂,情节不够曲折,没有铺展开来就结束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天龙八部》中的主人公很好的诠释了这八个字。萧峰的悲壮命运总让人忍不住扼腕叹息。
我学的是理科,历史知识掌握的不够精深,只了解历史大致进程,对细枝末节不够熟悉。不像金庸老爷子研究历史比较透彻,熟悉各个朝代的人文典故,可以拿各个朝代的历史背景当作江湖背景,让主角凭借依托真实历史事件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和功能来,这样在真实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事情就比较有吸引力,也比较有说服力。
要想有深厚的文学和历史功底,还得多读书,就从读《史记》开始吧,把“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读完读透彻,自己的文字功底应该会上升一个台阶吧。司马迁的作品读起来有美的享受,说明他的文学功底相当深厚。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读起来就有点干巴巴的,言辞文采比不上《史记》。司马光如果看到我这么评价他,应该不会生气吧。这是个人主观感受,司马光大人勿怪,不好意思了。明天开始读《史记》,每天读1-5页,读完后写读后感,先立个flag,望自己遵守承诺。
很多名家都说,写作没有捷径,就是多读多写,所以以后不能偷懒了,还得多读多写多练习,做个勤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