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写剧本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很多时候我的故事并不能很好的抓住观看者的心,无法打动他们,更不能让他们在故事中寻求刺激和快感。
在和表姐讨论这个问题时,她说,很多时候悲伤才是创作的灵感来源。其实在剧作课上老师也提到,打碎自己这个概念。也就是说只有将自己置身于困顿当中,我们才能更好的领悟人生的要义。
好的灵魂是经历过生活摧残却仍然谈笑风生生活着的灵魂,正如一把宝剑,它总要经历千锤百炼,以及淬火的洗礼才能锻造出锋芒。
我们在进行人生规划时,总是会回避风险,选择那些回报最大化的道路。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那些挫折对我们意志的淬炼。
生活最残忍的地方并不是它使我们感受到贫穷、饥饿,或者是生老病死的折磨。生活的残忍在于它轻易的摧毁我们的意志,将我们连根拔起,如果我们丧失了求生意识,在苦难面前即使我们强壮如巨人也依旧是不堪一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老生常谈的话之所以能够共勉一代又一代的人,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的人用他们的一生来印证这句话的意义。
我老师在大学期间有一位同学,出生在精英家庭,父亲是某大学的校长,从小他接受的就是精英教育,按着规划好的道路走了二十年,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但也是这样的他被一件在我们看来十分狗血的事情彻底的击垮。
大学期间,他喜欢上一个女生,并疯狂的追求。他很优秀,典型的高富帅,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但偏偏他喜欢的那个女生,也很优秀,并且看不上他。可是他依旧执着的追求着这个女生,整天围着女生转。女生被他的种种疯狂行为搞得十分的厌烦,于是用了一种极端却又聪明的方式来解决事情。
之所以说它极端,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及道德规范里我们做不出来,而聪明则是,女生完全看穿了这个男生的软肋,一出手就是致命招数。
女生将他约了出来,提出两人上床睡一觉。他以为一夜情之后,这个女生就会和他在一起,于是他就和女生发生了关系。可是,这件事情之后,女生还是没有和他在一起,并且有了一个比他跟优秀的男朋友。
因为这件事,他彻底的碎掉了。从那以后,他很少去学校上课,甚至整个人的行为变得有些癫狂,严重的时候他差点将学校的礼堂烧起来。
为什么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如此之大,原因就在于,从小他想要的东西几乎都是唾手可得,他从来没有经历失败,更何况这个女生选择用践踏他自尊的方式来拒绝了他,甚至打垮了他。
如果,这件事的对象,我们换成了一个我们经常提到的所谓“屌丝”,那么可能对于这个人来说大不了就是一次感情失败,反正人生加起来被拒绝的次数十个指头都数不完。
韩剧《请回答1988》里面说,人真正变强大不因为守护自尊心,而是抛开自尊心的时候。而对于那些从小生活在顺境当中的人,他们的生活环境带给他们巨大的体面,他们从未应对过那些需要我们抛开一切去面对的窘境。而当某一天,他们遇到了能推翻他们所有体面的事情之后,他们就会变成瓷娃娃,一碰就碎。
很多人会抱怨家庭出身不够好,与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相比,我们人生的每一步都是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去跨过巨大的沟壑,越过险峻的高山才有可能到达所谓的坦途。
《雪国列车》中有段话,我们需要保持就渴望和恐惧之间的最佳平衡,混乱和惨状都是为了生命的继续,如果没有那些,我们要创造它。
好的家庭也许能给你带来物质的满足、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体验过生活的艰辛,你才能更清楚认识到心中最迫切的东西,没有对生活绝望,就不会爱上生活。
电影《沙漠之花》的女主角,她出生在索马里沙漠的游牧民族,三岁那年接受了当地习俗要求割礼,六岁被父亲的朋友奸淫,十二岁时为了五头骆驼被父亲嫁给了六十岁的老头。她的人生遭受了强烈的身体摧残和心灵上的创伤,因为绝望,她走出了沙漠,逃离了恐怖的生活。因为痛苦,她更向往光明,积极努力的活着。
“受了一些苦,一定是为了一些值得的东西。”
所有的苦难挫折,都是为了成全更好的自己,学会拥抱不幸,贫瘠荒凉的土地上也会开出美丽的花。你要相信,你所经历的痛苦,正是上帝送你的最好的礼物,它带给你坚强、坚韧的意志,它也会是你未来人生中抵御风雪的天然屏障。只有痛是深刻的,你必须先学会跌掉,才能更好的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