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规律效应是科学的、严谨的,教育自然要遵循科学。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想要以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科学引领自己的教学。但是看专业的心理学书籍,对于我这类读者来说,又往往觉得枯燥乏味,不易理解。前段时间,无意间遇到了本书,它以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与案例来演绎一条条心理规律法则,大大降低了我们阅读的难度。
如本书在序言中介绍的建构主义。它以童话“鱼就是鱼”的方式向读者介绍该术语:有一条鱼,它想了解陆地上的事,就与小蝌蚪成了好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后,就回到池塘,将看到的景象向鱼汇报。鱼根据青蛙的描述,脑海中形成了对陆地上这些动物的图画:人是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鱼就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建构起对新知识的理解。经过这样的一种描述,我想,我们对“建构主义”这个专业名词就有了自己的一个清晰的认识。
本书介绍了66条心理学的规律,以我目前的知识经验,以下几条最大程度的引起了我的共鸣。
一、遵循规律,有效记忆
世界上没有我们过目不忘的“记忆丸”,只有在最重要的时刻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效率才会高,才会更有收获。关于记忆,本书介绍了好几种,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7±2法则等,如若我们能深入理解,灵活运用这些,我想肯定能大有所获。
在这些效应中,系列位置效应(u型)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安排有着很大的启发。它告诉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安排在开头和结尾部分。这也就是说课堂的前面和最后10分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能把这些时间浪费在课堂点名、收作业本、或是无关活动上。我们这段时间呈现的信息最容易被学生记住,因此,课堂导入与课堂总结在整个教学设计中会显得如此关键。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时间间隔适当安排复习内容,避免等到墙倒再造墙的现象。在我们现在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孩子可能出现不愿意复习,觉得没新意。所以这也要求教师每次重复需要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这样的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才会获得更深的认识,达到“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形式,“知新”才是最终目的。
二、调换过程,增强效果
在数学算式上,对于“3+1”等于“5-1”,我们会毫无疑问。但是在实际心理活动中,这样的等式效果却完全不同。试想一下这样的两种情况:①原先你有3个苹果,后来额外又得到了一个;②原先你有5个苹果,中途被拿走了一个。虽然结果都是四个,但是心里的想法会是一样的吗?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肯定是兴奋的,而第二种,或许就会有失落与遗憾。这就是奇妙的心理加减法。所以在教学上,我们也需要学会变通,同样的一个结果,过程不同,学生接受程度也将大有差异。比如在布置任务时。由一个增加到三个,与五个减少到三个,我想,对于后者,学生肯定更易欣然接受。
关于过程,普雷马克最早还提出了普雷马克原理,该原理显示,我们可以用孩子比较喜欢的活动来强化不太喜欢的活动。比如面对两种活动,看电视和写作业,如果我们把这两者建立起联系,做完作业后,可以让你看半小时的电视,那么我们就可以促进孩子写作业的频率。这就让我想起孩子们做作业拖拉的现象,如果我们用他喜欢的学科来强化不喜欢的学科,先写不喜欢的学科再写喜欢的,是否也可以提高孩子写作业的速度?
三、减少语言,促进思考
“物以稀为贵”,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语句。但是,不仅是物,我们的语言其实也是如此。为了让孩子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常常会“苦口婆心”“不辞辛苦”的对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讲解、提醒。但是,在浑然不觉中,孩子的心理却由最初的内疚感发展到愤怒。我想,这就是心理上的超限效应、边际递减效应。因此,我们在与孩子的交谈中,需要做到点到为止,适当的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或许,我们会担心,他们往往是现在记住了,隔断时间又忘记了,那不多重复几遍,能行吗?
面对这些情况,我想,我们是可以切换角度的。同样的话说多了会失去它原有的威力,那换成其他角度去看待问题。只是,这对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冲破一些思维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