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经常遇到以下困惑:
有些学生有求助解决个人问题和学习方法方面问题的意愿,但由于学校学习任务重、作息制度严,无法接受较长时间的个案面谈辅导。
有些学生有青春期困扰、异性交往、亲子关系等私密问题需要咨询辅导,但羞于跟他人面对面的交流。
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疑难复杂的个案面谈辅导时,也会出现思考不周、应对欠妥的情况。
社会工作者结合以上实际情况,将传统的个案工作服务形式进行了延伸,在面对面辅导的同时,增加了“社工信箱”的服务形式,通过设置信箱和广泛宣传,邀请学生将自己的困扰和需求写在纸上投递到信箱,社会工作者阅读信件并组织回信,给予来信求助的学生及时辅导。

3个方法
(1)可较好解决学生学习压力较重、时间较紧张而导致无法长时间开展个案会谈的难题。
有些学生有求助解决个人问题的意愿,但由于学校学习任务重,作息制度严,无法接受较长时间的个案面谈辅导,社工信箱即可满足这种需求。
(2)可较好解决学生在个案会谈中,存在诸多当面无法表达的语言的难题,“社工信箱”的高度匿名性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安全感,从而愿意自由表达。
有些学生有青年期困扰、异性交往、亲子关系等私密问题需要咨询辅导,但羞于跟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恰好利用社工信箱的这种匿名和安全性可以让学生更加开放真实地表达。
(3)还可较好避免个案会谈过程中学生反应及时性的障碍,及社会工作者回应欠考虑的风险。
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疑难复杂的个案面谈辅导时,也会出现思考不周、应对欠妥的情况,社工信箱可以降低社会工作者面谈的这种风险,避免专业受质疑。

5条措施
(1)有序阅读信件。
对收到的信件,社会工作者应认真阅读,进行分类整理,根据信件的轻重缓急决定回信次序。
同时,严格遵循社会工作理念和价值观,运用同感、尊重、真诚等专业服务原则。
确保每次至少有两名以上的社会工作者阅读信件,并相互监督。

(2)及时回应特殊需求
如遇危机介入需求,社会工作者要及时与督导沟通,由督导组织社工讨论决定回信内容。
如遇危机介入需求,也应请求督导支持,及时介入。
(3)系统组织回信
回信一般需要按照固定的格式要求,大致内容应包括:
感谢信任
澄清来信中提到的问题和需要
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
提出没有风险的建议
提出相关的期望
表达祝福和信任。
如果学生来信过多,学校社会工作者应接不暇,可以链接志愿者资源。但要加强志愿者的遴选、培训与管理,注意做好保密措施。

(4)保证学生获取回信
回信放置处的选择很重要,学生取信时可能会有各种心理压力而不想被同学看到,因此回信放置点尽可能普遍化,如放在学校收发室,因为普通信件也是放置在其中,避免被标签。
(5)妥善保存信件
将学生投递的信件和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的回信,通过拍照存档,并利用编号建挡等方式分门别类进行保管封存。

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根据信件中的同类需求或者问题,开设相应的主题小组或大型活动,对一些较为特殊需求的学生进行定期回访。
